淘宝下架争议性“非洲小孩举牌”产品 卖家转移至微博微信继续售卖

科学院南路 / 2018年07月11日 09:57

互联网+

文/搜狐号 科学院南路

英国广播公司(BBC)8月18日报道,电商平台淘宝周四(8月17号)悄然下架了争议性的“非洲小孩举牌产品",具体原因未知。

搜狐号“科学院南路”搜索发现,目前在淘宝上进行商品搜索,“非洲举牌”等关键词均显示无结果,搜索“店铺”时可以看到,大部分带有“非洲”“举牌”等标签的商品都已下架,不过亦有少量店铺未被“查杀”,但商品详情页信息显示目前无法提供淘宝下单,需私下联络客服。

淘宝此前提供的“非洲小孩举牌“产品,买家花200元人民币左右在淘宝下单购买非洲小朋友站在一块简易小黑板后,一起齐声念黑板上的汉语"某某,我爱你"、"某某生日快乐"或者"买某产品,到某处"的视频。

卖家通过社交媒体微信把制作完成的视频传回给买家。因受限于微信平台视频播放长度的限制,这些视频大多在十秒左右。

在淘宝进行下架动作的同时,目前微博微信平台上仍然存在不少以此盈利的帐号。认证为“搞笑视频自媒体”的微博帐号“@非洲小朋友举牌”在昨天和今天已经发布了8条“非洲小朋友举牌”的微博。在最新的一条微博中,一名疑似该帐号运作团队成员的东北口音男子,因视频中非洲小孩念错字,而称这群孩子为“非洲小犊子”。

《北京青年报》记者此前调查发现,以“非洲小朋友举牌”的形式,制作产品广告,并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视频拍摄者大多为在非华人,制作后,由淘宝卖家标价出售,多为每段200元左右。尽管非洲小朋友多能获得报酬,但负责推广视频的代理商承认:“大部分钱还是被拍摄者和商家拿走了。”

7月7日,淘宝客服曾就部分商家可能涉嫌违反新广告法中的相关规定回应称,其“违反淘宝网的正常交易秩序等,将受到相应处罚”。

新京报8月8日报道指,非洲小孩举牌广告创意背后涉多重违法。报道指,根据《广告法》规定,举牌视频中出现的“最佳”“非洲人都知道”等词汇,以及有些对涉黄直播间、微信号的疑似宣传,显然不合规定。此外,此类广告,还有“虚假代言”之嫌。《广告法》规定,“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非洲小朋友为远隔重洋的异国商家代言,真实使用过相关商品和服务吗?从报道情况看,多数是临时“班底”,代言真实性也就成了问题。

有分析指,非洲小孩举牌这种营销模式,虽然能短时间提升企业或者产品的知名度,但是对于品牌的建设和提升并没有多大的效果。而且由于没有监管,谁都能玩,导致文案内容良莠不齐,精英草根同台竞技,估计很快就会被玩坏。

综合自:BBC、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