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什么单位都想着自己搞一个APP,然后使用在自己的业务上,这样,就可以控制流量入口也可以自主掌控大数据。这样的想法没错,但具体做起来的却很少,为啥?
据媒体的报道,从8月20日起,北京地铁的出行用户可下载易通行APP并注册,在线购买机场线单程车票,到达选定出发车站后,通过在网络取票机扫描手机上的二维码,完成取票、进站乘车。到9月20日,只要再开通APP上的二维码刷闸功能,就能够直接刷二维码进出站,乘客将彻底告别现场买票排队,坐地铁会更加方便快捷。
9月1日起还有20个大客流车站也能实现线上购票、线下取票,其中既有与铁路连通口岸站,也有热门旅游景点站,以及重要枢纽车站。预计到2018年一季度,北京地铁全网所有线路和车站都能实现手机刷二维码进出站。
这样的互联网+行动被很多主流媒体一片喝彩,但是,我们不仅想问的是,喝彩的你们自己会使用吗?
虽然,我们看到,中国铁路始终将出售火车票的流量入口死死抓在自己手中,12306平台独家运行,其他的只能导流而不能分流。如此,中国铁路就掌握的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资源,即便现在还没想明白坐什么,但随着与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合作增加,中国铁路在互联网时代的未来想象空间很大。
不过,并非是所有的交通出行机构都有这样的能力。民航领域,几家航空公司都致力于自己的渠道来买票,并使用了各种或明或暗的手段,可是,如今通过航空公司自己网站或者APP购票的客户还是远远比不上通过携程等公司的渠道。除非,几家航空公司和中国铁路一样,变成独家经营,然后没有任何竞争,然后,统一出票窗口,否则,航空公司的理想只能是梦想。
对于地铁来讲,虽然未来可以与所谓的景点打通,可通勤出行最需要的是便利,刷卡进站刷卡出站才是最方便的,除此之外去通过手机上的APP再增加一道购票程序,对于90%的人来讲都是多此一举,也就是根本不会考虑。
还有一些外地游客或者临时出行的人,确实需要在车站的自助购票机上买票,但这些人本来就有很多对出行地点不熟悉,甚至没有提前准备好的出行位置,临时买票看似麻烦,实际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想提前让这些人通过APP来买票,在一天甚至几天前确定是从建国门上地铁还是在朝阳门上地铁,真是强人所难。
在这样的出行市场,在空间和时间需要超便捷的背景下,只有超级APP才是可以超越现场购票的途径,也是使用者的必然选择,小的独立的APP没有生存空间,滴滴这样的网约车平台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威力。当然,地铁这样的机构有垄断优势,可以拒绝超级APP,但拒绝了别人也不代表自己就会被接受,用户去使用原始渠道而已,结果就去肉烂在锅里。
实际上,北京地铁全线已经支持具有 NFC 功能的手机,用户乘车不再需要公交卡,通过刷手机即可完成。华为、小米等手机用户早就在享受使用手机刷卡进出站的便利,这个就等于是以前的公交卡装入了手机,虽然流程没有简化,可是却不用再单独携带公交卡,也是提供了减法便利,所以已经逐渐被广泛接受。
未来,如果北京地铁接入像支付宝、微信这样的超级APP,也能够方便像暂时没合作的苹果以及很多机型都不支持NFC的OPPOVIVO这样的还不能使用NFC刷卡坐地铁的手机用户。目前,杭州、苏州、武汉等等国内城市都可以使用支付宝进出站,而不久前俄罗斯莫斯科交通局副局长宣布,莫斯科公交系统已经与支付宝达成合作,也就是说,在未来,用户都可通过支付宝支付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公交车、电车、地铁等公交服务所产生的费用。可以预见,北京地铁可以扫二维码以后,支付宝微信直接进出站也不会很久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