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CCTV 2 开始关注短视频行业,何为风口下半场的关键

网生内容观察 / 2018年07月01日 20:00

互联网+

2017短视频进入发力之年。在上一年,秒拍、美拍、快手,今日头条视频、梨视频等多个短视频平台竞争发展的背景之下,短视频毫无疑问成为了内容创业的又一个风口。此次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龙头栏目《经济信息联播》,对秒拍、美拍、今日头条视频等平台方以及内容创作方新片场进行深度的采访,通过案例切入,数据支撑,对短视频行业的产业链条、盈利模式、未来趋势等进行调查。

当下的短视频行业,不论在制作体量、覆盖人群还是播放量上,都可以媲美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制作的节目,已经成为了内容行业的第三极。而在目前内容行业内,大大小小的制作团队在20,000到25,000家,行业呈现明显的金字塔结构的背景之下,短视频行业其实亦如此。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垂直品类的细分,也形成了明显的头部内容格局。虽受互联网快速多变的属性影响,不时会产生爆款,但如一条、二更、魔力系等体量更大的原创短视频作者占据的地位,实则难以被撼动。

长期占据平台头部,力量到底从而来

以秒拍为例,一下科技首席执行官韩坤在《经济信息联播》中表示,现在秒拍每天覆盖的用户有7000多万人。毫无疑问秒拍已然是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短视频平台。而在秒拍2017发布的每月榜单中,不难发现无论是垂直品类榜单,还是原创作者榜,头部位置的变化其实并不大。《魔力美食》在今年的美食类榜单中,一直占据着榜首的位置。究其原因,制作能力突出、品牌效应明显不言而喻。而其实找对了方向,用对了力才是关键。如何避开热门品类搞笑视频这样竞争激烈的红海,发掘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垂直细分领域,如何与平台有效联动,制作更符合调性的内容,如何聚合资源,追逐热点形成流量汇集。作为具有短视频领域的内容品牌管理公司概念的MCN机构,更懂得,也有更强的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据了解,《魔力美食》也正是“魔力TV”旗下的一档栏目,“魔力TV”作为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内容品牌矩阵,年轻人最喜欢的短视频。在秒拍2月首次推出MCN机构榜至今,“魔力TV”也一直稳居第一。这充分说明了,MCN机构与短视频平台的有效联动,对于内容创作者的帮助是不容小视的。而在平台间的竞争又是另一个维度的,平台也需要笼络更多具有相应规模的MCN机构,使其平台内的内容垂直细分更精准,产出内容制作水准更高,并且能孵化出原创内容IP,形成平台内的“IP热”。

因此,有能力的MCN机构与体量大的短视频平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MCN机构需要与平台建立更强的战略联系,使旗下内容更有效的推出,而平台也需要利用有能力的MCN机构,集结高质量的内容并提高运营效率。两者用力,使得平台内的头部内容更为突出。

如何才能做到“吸睛”又“吸金”

在短视频进入爆发期后,随之而来的即将是一个又一个的分水岭。优胜劣汰的现象在准入门槛较低的短视频行业中尤其明显,只有保持高质量内容的短视频才能留住用户,也只有高质量内容的短视频才能进行合理的商业变现,最终留下来,这是很浅显的一个逻辑。

而短视频作为大众碎片化娱乐时间的产物,在10~15分钟甚至几分钟的时间内留住用户,绝对再是两三个人拿着一台手机,拍些哗众取宠的东西。需要的反而是更长时间以及更深层次的制作。

在《经济信息联播》中,《魔力美食》主编高轶成说到,《魔力美食》团队共有十四人,其每一支短视频从诞生到上线,需要经过开策划会、购买食材、制作、拍摄、剪辑才到后期包装上线,共需要大概两到三周的时间。这充分说明了高质量的头部短视频已拥有标准化的制作流程,以保证能以一个轻松快捷的方式承载更专业的内容来引起用户的共鸣与讨论。

而在明确“内容为王”的理念,提高市场占有率,布局卡位的同时,我们也要了解“商业变现”成为短视频下半场发展的重中之重。而短视频营销无疑是其间的重要发力点。也甚至会有人说,没有变现与合作打算的短视频内容创作都是三分钟热度。然而,如何能突破短视频价值开采路上的重重困难,跑通短视频的商业模式,依旧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作为内容创作者,《东北花泽类》导演杜煜峰在节目中表示,以往短视频变现十分困难,基本赚不到什么钱。而现在的收入主要来自版权、商业植入和衍生品共三大块。在拥有百万级别的粉丝与专业机构的运营,每月的收入可达几十万元。但这并不代表短视频已拥有自己的一套商业变现模式,大部分的内容创作者还是只能依靠从平台拿到几十到几百元不等的补贴,既不具备商业变现的能力,也不具备商业变现的资源。因此与拥有成熟广告形式的影视营销相比,短视频营销还处于“拓荒”阶段。不仅品牌广告主需要一个逐渐适应、接受的过程,其本身也缺乏一套成熟的将品牌信息与几分钟的短视频融合的方法。

其次,短视频营销的价值衡量和效果评估依然是个难题。尤其是短视频广告投放相对分散的当下,如何让广告主看到广告费都去了哪里以及评估是否值得,业内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同时,大内容时代短视频如何助力消费升级?如何抢占短视频内容分发的超级入口?都未形成有效的方法论。

短视频的窗口期早已过去,进入竞争的下半场,新片场CEO尹兴在节目中表示,二八效应甚至一九效应会十分明显,可能只有10%的人占据了90%的流量,另一个角度看,也正是这10%的人能占据90%的商业化资源。同时,一下科技韩坤表示,今后的资本偏向于往垂直方向投,而内容创作者则需找准往能赚到钱的方向去做视频。由此看来,提升内容的专业化,运营更趋机构化,进入短视频行业的头部序列,才能形成有效的“吸金”,为下一波浪潮的来临做好准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