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俊慧
电视行业的暴风雨正在来临,但是,包括小米、微鲸、PPTV、暴风等一批互联网电视厂商,也许未必察觉,因为首先遭受“洗礼”是传统电视厂商。
继创维因涉嫌专利侵权,被DRA音频标准必要专利持有者广州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晟公司)诉至法院之后,海信、三星也相继被广晟公司以同样的专利诉至法院。
其中,创维被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海信被诉至深圳中院,而三星则被诉至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广晟公司对着三家公司的累计索赔额约4亿元。
可以看到,被起诉的三家电视厂商都是传统电视厂商且市场份额占比都比较高,那么, 为什么TCL、长虹、索尼、夏普等其他传统电视厂商暂时尚未被起诉?小米、微鲸、PPTV、暴风等互联网电视厂商是否也处于安全地带?
变脸:从互惠合作转变为被起诉索赔
广晟公司官网显示,2013年,该公司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及青岛海尔电子有限公司等六大国内彩电企业达成共识,上述彩电企业一致同意加大对我国自主创新的DRA标准支持力度,继续与广广晟公司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加大DRA技术标准在地面数字电视领域的推广力度。
简单说,除了三星之外,创维、海信此前一直与广晟公司有合作关系。
那么,此番广晟公司向电视行业主张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时,为何创维、海信也成为被诉对象之一呢?
广晟公司最新版DRA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政策为:1)芯片厂商:每一个芯片产品收费1元人民币;2)终端产品厂商:如使用的芯片未缴纳许可费,则每一个终端产品收费1元人民币;3)专业设备厂商,专业编码器:每一个产品收费500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该许可合作策略自2016年7月1日起生效,其中,原已获得授权许可的厂商,可选择与该公司重新签订许可协议,也可选择继续履行原有合同。
创维、海信这两家电视厂商从最初的合作对象转变为到现在的被诉对象,应该是因为原合作合同已到期,但没有与广晟公司达成新的许可合作。
专利:广晟公司持有多项DRA标准必要专利
在案信息显示,广晟公司是DRA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的发明人,其据以起诉两项发明专利分别为“音频解码”和 “音频编码和解码系统”。
其中,“音频解码”专利由广晟公司2007年8月17日提交申请,2009年5月20日获得核准授权,该专利提供了对来自基于帧的比特流的音频信号进行解码的系统、方法和技术及其他。
“音频解码”专利是《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GB/T 22726-2008)(以下简称DRA标准)的标准必要专利。
而“音频编码和解码系统”专利由广晟公司2008年1月7日提交申请,2011年9月7日获得核准授权,该专利提供了用于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的系统、方法和技术,其中获得分割成帧的采样音频信号。
“音频编码和解码系统”专利涉及对采用DRA音频编码的电视信号进行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国际标准方面,2009年3月,DRA数字音频技术正式成为蓝光光盘国际标准,被写入BD-ROM 格式的2.3 版本。2010年5月批准DRA为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 国际电工委员会)音频接口国际标准。
国内标准方面,DRA标准为《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B-20600-2006)(以下简称DTMB标准)的必选音频标准,电视机产品均支持DRA标准。
追问:为何夏普、TCL、索尼暂未成为被诉对象?
2017年7月,因涉嫌专利侵权,广晟公司率先将创维(包括创维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美公司)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诉称100多款创维电视侵犯了其持有的两项发明专利,请求法院判令三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其他合理支出共计1.922亿元。
2017年7月5日,还是同样的两件专利,广晟公司又将海信(海信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苏宁云商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公司)诉至深圳中院。
而此番诉讼发起之前,2017年5月24日,鸿海集团副总裁陈永正一行前往广晟研究院考察访问,就广晟DRA技术与夏普8K电视项目进行交流。
这意味着夏普可能已经或正在与广晟公司就达成相关专利许可合作进行磋商。
由此可见,一方面,广晟公司正在与包括夏普在内的一些传统电视厂商就相关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进行谈判,另一方面,广晟公司又将一些可能合作意愿不积极的厂商诉至法院。
从这个层面来看,对于那些尚未与广晟公司达成专利许可的电视厂商,不论是传统厂商,还是小米、微鲸、PPTV、暴风等互联网电视厂商,如果不能与其达成专利许可合作,那么, 按照实际销量从大到小或市场占有率多寡,将代表着相应厂商被诉的风险概率大小。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长期关注互联网、知识产权及电子商务等相关政策、法律及监管问题。邮箱:lijunhui0602#163.com,微信号:lijunhui0602,微信公号:lijunhui050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