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嘻哈》决赛之后,我们分析了嘻哈产业的未来价值,这或许很real

数娱梦工厂 / 2018年06月12日 08:47

互联网+

《中国有嘻哈》在今天迎来了总决赛,但嘻哈产业的繁荣才刚刚开始。

9月9日晚8点,爱奇艺现象级网综《中国有嘻哈》最后一期如约上线,激烈的角逐过后,GAI和PG One荣耀问鼎嘻哈双冠军。决赛上,三组明星制作人实力助演,为选手保驾护航,还有放弃复活名额的欧阳靖带着百位Rapper暖心回归,用震撼的说唱表演共同见证节目的完美收官。

作为今夏当之无愧的爆款网综,《中国有嘻哈》目前的播放量已超25亿,霸占相关话题微博热搜榜超过300次,连续18天位居微博网络综艺节目实时榜榜首,就连小米手机拿下决赛夜唯一一条60秒中插广告也被业内称为“综艺营销分水岭”。

不仅因为制作人吴亦凡的一句“你有freestyle吗”诞生了今夏最热流行语,Rapper们宽松花哨的卫衣,浮夸张扬的配饰,耳洞脏辫大花臂,以及在镜头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叛逆表达,让去年还在听民谣的姑娘纷纷沦陷,换成了玩嘻哈的“老公”。

嘻哈音乐的概念砸进观众的心里,也开启了中国嘻哈产业的未来。除了爱奇艺自主创立的衍生品潮牌“R!CH”外,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成系统的巡演、音乐节、衍生品和IP增值。高流量带来了巨大的长尾性。

被唤醒的嘻哈音乐

向Rapper势力低头

问及能不能给这一季的《中国有嘻哈》打个分,爱奇艺高级副总裁、《中国有嘻哈》总制片人陈伟表示,他对节目的最终效果非常满意,如果打分,九点几分肯定是有的,缺的那一点其实是在整个音乐呈现的多样性上面,这部分还是有所保留,因为这毕竟是第一季,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普及过程。

今年暑期档,《中国有嘻哈》以强大的话题效应在众多音乐选秀节目中异军突起,纵观节目内容,网络上各种讨论声此起彼伏,明星纷纷为Rapper加油,就连选手间的互相diss都形成了节目独特的看点。

而且,节目中最为紧张刺激的battle环节只保留了对抗的形式,内容与在灯光昏暗的地下场所举办的diss battle完全不同,嘻哈文化中“青春、阳光”的一面被逐渐放大,契合了年轻人所崇尚的价值观——“Keep Real”。总导演车澈曾表示,希望为嘻哈正名。

《中国有嘻哈》的节目类型也远远不同于以《极限挑战》为代表的剧情式真人秀,而是偏向美剧的质感和结构,可以理解为一个“剧集式真人秀”。通过这种强剧情和强悬念的方式来吸引本身对于嘻哈并不是特别了解的大众,它是一个文化拉新的过程。

无论是强剧情的构建方式,还是社会化、大众化的病毒营销方式,都是为了让观众保持一个特别新鲜的体验心态。先把观众吸引进去,再用更好的内容和悬念设计把它留存下来,之后再用一些强互动的玩法,让他产生更大的黏性,从而变成这个节目的粉丝和这个文化的爱好者。

在网络综艺节目每季制作成本仍在2000万到5000万元的市场行情下,爱奇艺花大量资本下注一档小众音乐选秀节目,就像是在赌博。

在陈伟的判断里,中国的嘻哈音乐处在即将爆发的前夜,“急需临门一脚”。如果今年不做,明年可能就晚了,所以他说服老板龚宇“把最大的资源和能量砸到嘻哈上”。

现在看来,爱奇艺显然赢得了这场“豪赌”。第一期播出之后,《中国有嘻哈》的商业价值不断显现,先后获得农夫山泉维他命水独家冠名、麦当劳首席特约赞助、Absolut绝对伏特加酒类特别赞助,同时迎来节目指定小米手机、官方音乐短视频App抖音,QQ音乐独家音频合作。

即使取得了超常收益,但这档节目始终是为了推动整个嘻哈文化的传播。因此,《中国有嘻哈》会在第二季设立北美赛区,让一些海外的华人和华裔的Rapper参与进来,还包括少数民族的嘻哈音乐,使节目中出现更为丰富的品类。

嘻哈带动国潮热

今天你买PG One同款了吗

《中国有嘻哈》点燃了嘻哈音乐在中国的流行,同时掀起了一股更加广泛的社会潮流,这在一些潮品、潮牌的消费上表现尤为明显。

Rapper同款随之成了“潮”和“酷”的代名词:“Gai同款”“TT同款”等挂上了淘宝的热门搜索;PG One钟爱的潮牌C2H4被粉丝买到官网断货;连象征通关的“R!CH”标志的大金链子都在爱奇艺商城取得不错销量,可以说,选手们的穿着打扮形成了天然的广告。

“R!CH”是爱奇艺自主的衍生品潮牌,意思是“Rising ! Chinese Hiphop”。爱奇艺IP衍生品事业部在《中国有嘻哈》立项之初就联合节目组一起做自己的品牌开发,通过将自有品牌授权给合作商,在优质内容下游形成IP衍生产业链。

目前《中国有嘻哈》的衍生品类已经涵盖了服饰、配饰、3C数码、食品酒水等,在爱奇艺商城页面侧边分成“黑怕时尚”、“嗨爆耳膜”、“舌尖很忙”三大类,开发超过200个SKU,从过去单一低效的自产自销转变为“保底+分成”的授权模式。

其实早在规划之初,项目组就并未打算把广告收益当成唯一的收益来源,而是把整个产品线拉通来思考。既有广告、会员、授权商品,也有剧和电影的部分,另外还包括直播平台、电商平台、游戏开发、粉丝社区运营的泡泡圈子、甚至文学方面的同人文等。用一个IP横向联通整个爱奇艺产品线上的诸多业务,让它们同时发力往前走,这也是超级网综的价值。

一方面,《中国有嘻哈》的IP给这些产品线一个内容支撑,合作商可以通过品牌来做他们当季的活动和新产品开发,同时也推动这个IP变得更加丰富,获得更多运营渠道。《中国有嘻哈》大概有四百多个合作渠道,这也跟爱奇艺拉通产品线去做这个IP密不可分。

陈伟表示,一开始的准备量都很小,因为不知道这个节目会到什么程度,后来就爆发式的了,每个产品业务线上都把怎么跟嘻哈深度玩开发到很细致。

不止是“R!CH”,国潮们都被狠狠带动起关注和销量。比如网友们就扒出了JONY J私下的穿搭照片,香港潮牌INXX Pilgrimage的连帽衫、FNTY的恶搞T恤、GRKC的卫衣等,他因爱穿国潮还被标上了“国潮一哥”的称号,求同款的人层出不穷。

一位国潮卖家“穿国潮的狗”表示,《中国有嘻哈》的影响力有目共睹,大家在欣赏Rapper们表演的同时当然也会关注他们的穿着打扮,嘻哈跟潮流是分不开的。“国潮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自己的原创潮牌,任何文化的发展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才能稳步向前,很高兴的是,国潮的影响力正在慢慢扩大。”

嘻哈产业将延续

走出海外的精品大秀

还未参加节目前,大多数地下Rapper只能拿着为数不多的薪水在夜店驻场,或者通过巡演、livehouse及音乐节等产业链下游端来完成商业变现。比如四强之一的Gai爷,几年前在重庆唱一场,只能拿到两百块钱。

而随着《中国有嘻哈》的播出,这些在underground蛰伏已久的Rapper们正气势汹汹地漂升至商业变现的产业链上游端。

据嘻哈融合体创始人李海钦介绍,以前多数歌手出场费四五千左右,签了公司可能上万,但节目播出后,都是20倍甚至80倍的涨,越到后面,留下的歌手价格会越高。东海音乐节的创始人张柯也在采访中表示:“现在请嘻哈歌手太贵了,没那么多钱。”

品牌也不断向这些选手抛出橄榄枝:麦当劳邀请热门选手和代言人吴亦凡一起出演广告片,New Balance请了欧阳靖为2017年新品跑鞋造势,GAI为王者荣耀打造单曲,孙八一演绎农夫山泉维他命水广告, TT演唱小米新款手机广告歌,Rapper们参赛后获得的代言推广活动数不胜数。

对于签约艺人的后续推广,爱奇艺不想再巡着传统选秀节目的那条老路。前有超级女声的天娱传媒,后有中国好声音的梦响强音,但艺人经纪并不应该成为一个平台的主营业务。据数娱梦工厂了解,爱奇艺旗下的艺人经纪公司果然娱乐目前只签约了朱星杰和小鬼两位嘻哈歌手。

“从节目的角度来讲,我不以签人为强制目的,也就是说我不管你是哪个公司,你凭实力走到最后,签约不是前置条件,所以看似好像挺傻挺吃亏的,把艺人捧成那么红了,他们的身价都上百倍在增长,但钱不是被爱奇艺赚了。我觉得没关系,因为我们是用平台的思维来思考这件事情。”陈伟希望能由更专业做音乐的经纪公司去打造这些Rapper。

在这股嘻哈浪潮的推动下,音乐节和live house再度变得火热,除了厂牌的各自布局,一向走小清新路线的简单生活节也开始邀请嘻哈歌手,草莓音乐节、西湖音乐节、瓜洲云上音乐节等都在今年设立嘻哈舞台,即将入局中国音乐节市场的Ultra音乐节也宣布与《中国有嘻哈》进行战略合作。

问及《中国有嘻哈》的下一步规划,陈伟表示正在建立专门做线下运营的部门,包括品牌大秀和嘻哈赛事的运营,“我们要把它做成太阳马戏团一样精品的大秀,跟市场上那些把嘻哈选手拉过去做一些拼盘演唱会的方式彻底不一样。”

嘻哈元素和文化,正在快速成为行业、资本和粉丝逐利的下一个高地。

但与美国的嘻哈音乐市场相比,中国的嘻哈产业显然才刚刚起步,离真正繁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BuzzAngle发布的《2017美国年中音乐消费市场报告》显示,嘻哈音乐已经成为了美国民众最受欢迎的音乐类型,且与嘻哈产业相关的消费行为占了全美任意消费行为中的四分之一。

“我现在看到的不是一个节目,如果有一天它完成了自己的时代功能,那它就像一颗果实落在了土地上,把整个树都滋养了。”正如陈伟所说,《中国有嘻哈》是一次将小众文化引入商业主流的成功尝试。

而这棵“嘻哈之树”将如何成长,我们不妨一起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