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阿里巴巴坚持18年的是因为我们有理想主义,坚持理想主义使阿里巴巴走到了今天。如果人没有了理想,这个人会活得非常无趣。而由人组成的组织失去了理想,一个公司失去了理想,就只是一部赚钱的机器。
这是我恢复「日更」的第五十九篇文章,继续聊 “阿里”。
昨天晚上,整个中国互联网圈几乎都在“转播”阿里巴巴的18周岁成人礼。在马老师的压轴演讲中,一开场就说了这样一段话——
18年来变化最大的,是我们从18个人变成了54421名员工,来自70个不同的国家,我们在21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办事处。18年以来我们最大的成就是拥有了大家,从18个人到了5.4万多人,我们最大的财富也是因为有了你们,我们最大的资产就是因为有了5.4万多名员工。
说实话,在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总感觉眼眶里有些晶莹的小东西。曾几何时,我们也拥有这样的企业文化。
我的朋友圈里出现了这样一张截屏,上面写着:“此时此刻,阿里全体员工几万人,同时在用腾讯的产品……”下面的神回复是“腾讯几万人每天工资交给阿里”。
说实话,两位小马哥都占领着中国互联网的制高点,看到这样的对话还挺有意思。可是作为运营商的员工,心情应该都比较复杂。其实我特别想回复一句:“你们都在用着运营商的网络,而运营商们却集体选择不吱声”。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有目共睹,20年来的风风雨雨也历练出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带领着大批互联网人为社会贡献了许许多多新技术、新模式、新服务、新产品,用互联网的方式不断提升和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
然而,这一切繁荣景象背后还有幕后英雄,他们是上百万的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商员工,他们日日夜夜辛勤工作,研发技术、生产设备、开通端局、建设网络、提供服务,7*24小时全年无休。不过很久以来,他们都习惯了默默无闻,互联网的喧嚣热闹似乎与通信业的低调朴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阿里巴巴18周岁,其实中国移动也是18周岁。可是两家公司的状态却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呢?在看完马云的演讲后,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经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已经是一个经济体,一个新型的经济体。今天从规模来讲,它已经是全世界第21大经济体。再过19年,我们希望能够建设全世界第5大经济体。
让阿里巴巴坚持18年的是因为我们有理想主义,坚持理想主义使阿里巴巴走到了今天。如果人没有了理想,这个人会活得非常无趣。而由人组成的组织失去了理想,一个公司失去了理想,就只是一部赚钱的机器。
这个世界需要每一个人都非常明确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和想做什么。所以阿里巴巴可以失去一切,但是不能失去理想主义。
今天阿里为之骄傲,2.5万名工程师和科学家加入阿里,感谢你们为阿里巴巴创造了无数技术的奇迹,你们未来要为世界创造奇迹。
认真生活、快乐工作、保持理想。我们跟别人的差别,在于我们比谁都要认真对待我们的生活。生活只有一次,它没有Rehearse(排练),所以你不认真对待,生活是不会真正对待你。
晚会最后,大家在舞台上手拉手唱着歌,背后的大屏幕上写着“谢谢曾经努力的自己”。这一幕,让人动容。年会结束后,现场四万多名阿里员工和亲属,秩序井然地离开会场,主动带走身旁的垃圾,唯一留在现场的,是他们今晚曾佩戴过的手环。
我常说,评价一家企业已经不能单从规模、收入、利润、市值这些单向度的财务指标来看了,更重要的是,它是否能传递某种价值观,无论是对员工、用户还是整个社会。
如今的我们,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每天都在拼了命地建设、拼了命地开会、拼了命地发展业务、拼了命地检查稽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家伙似乎都有些倦了,做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能带来什么价值?有哪些工作是面向未来做准备的?认真思索以后,我找到了答案:不能只是埋头拉车,也不能光是抬头看路,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仰望星空,再回过头来脚踏实地。
想想我们自己,除了羡慕,是不是也该做些什么?我经常和小伙伴们讲,对于大环境那些不能改变的东西,我们无能为力,但是在小环境里那些我们可以改变的东西,我们尽力而为。
电影《冈仁波齐》上映后,青年作者马冉冉这样评价——
真正的朝圣,是在去远方的路上,回到自己心里面的家。你要朝拜的圣殿或神山,并不在远方的拉萨或冈仁波齐,而就在你心尖尖上伫立。每时每刻,它都在。
中国移动的企业价值观是“正德厚生臻于至善”,那是企业在我们每一位员工心中留下的一盏灯,愿它永远明亮。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们在企业的每一天都算数,做的每一项工作都算数,经历的每一丝苦涩都算数。
/ 马云:不能失去理想主义/
今
句
哪怕只有极其微小的进步,但只要有耐心,每天都能在同一个方向上持续地进步,就会收获巨大的成果。这就是复利效应。
——李翔
“
……
2014年度最佳作者
GFM1983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