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微信打赏有望回归,可是直播平台的日子却不好过了

清博大数据 / 2018年05月30日 06:03

互联网+

近日,根据财新TMT的消息,苹果对iOS软件的审核政策进行了修改,苹果将不会对个人收到的“网络打赏”再提取抽成。苹果同时还规定,移动软件的开发商不得从这些虚拟礼物支付中直接受益或者抽成。

苹果关于打赏的“新条款”|图片来源于网络

详细研究一下条款,可以看到,新的审核政策下,单纯个人对个人的打赏被定义为礼金赠送,苹果不再抽成。但是如果软件开发商从用户的这些打赏行为中获利,那么就属于相关的服务付费,需要让苹果抽成30%。

斡旋之下的新规

今年6月份,苹果修改APPstoer审核规定,将众多软件的“打赏”功能归为应用内购买行为,需要走苹果支付的渠道,并且上交30%的税费。

此举一出立即引发大规模网络抗议,人们纷纷指责苹果此举“店大欺客”,新规是“霸王条款”。

当时网友们的吐槽|图片来源于微博

虽然遭遇众多指责,可是APPstore的新规还是实施了,微信不愿意苹果扣这30%的“过路费”,直接取消了微信公众号的打赏功能,颇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采。

可是别的平台就没有这么“刚烈”的性格了,今日头条、知乎等内容平台,花椒直播、映客直播等一些直播平台,纷纷修改自己的打赏规则,苹果从中抽成30%

虽然这些平台接受了新规,可是国内互联网对此新规的“抵抗”好像并没有结束。

根据新浪科技消息,今年8月8日下午,北京市达晓律师事务所向发改委、工商总局举报苹果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举报函中指出苹果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包括拒绝交易、差别待遇、搭售/附条件交易、定价过高四项。

此举报受到了中国28家应用厂商的支持,并且提供了相关证据,这也是苹果在国内首次被举报涉嫌“垄断”,并且遭到了调查。

除此之外,8月30日,四川法也律师事务所也接受31款受损应用程序开发者的委托,向国家工商总局提起了对苹果应用市场的反垄断举报。

而在9月初,马化腾带领腾讯集团的高层领导一起出访苹果总部,还与库克进行了深入交流,这其中,肯定少不了微信与苹果两者的战略合作,鉴于微信公众号对于微信的巨大战略意义,打赏功能的“回归”应该也是合作内容的一部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也就不难想到近日的“新规”了。

微信公众号打赏功能不日或回归

根据这个规定,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内容平台里面的赞赏功能符合个人对个人打赏的定义,平台也未从中获利,按照新规苹果不会对这些打赏抽成。

具体到我们平时用到的产品,也就是说用户看完微信公众号、微博问答、知乎问答、企鹅问答等平台上的内容后,觉得非常喜欢主动自愿的给内容创作者赠送了一定的货币打赏,而这些平台并不从这些对个人的打赏中抽取分成,那么这是完全符合新规的。

但是像得到、分答、知乎Live等知识付费平台,用户付完费才能收听到想听的内容,而且本身平台会从这些费用中分成,这是不符合新规的。

既然微信公众号的打赏功能不用再被苹果抽成,那么相信,微信公众号的打赏功能应该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回归。

不过新规明确表示,就算恢复打赏功能,内容底部也不得出现微信打赏插件,如果使用此插件打赏,依旧会被收税。那么苹果用户如何打赏呢?应该是使用苹果支付的渠道。

IOS版微信公众号的打赏功能,应该会以另外一种面貌回归。

直播平台又面临难题

在新规里面,苹果规定了自身不再抽成之外,还规定第三方应用开放商或平台也不得对个人的打赏抽成。

这就有点意思了,颇有一种“我不能,你也不准”的感觉。

要知道,对于很多直播平台来说,用户打赏是主播和平台主要的收入来源,用户对主播的打赏,平台会有抽成行为。

但是粉丝对主播的赞赏,同样也可以说成是“个人对个人的礼物赠送行为”,而直播软件打赏功能的设置,也确实定位的是这样一种意义,一座岛、一架飞机、几颗星星,都是现实礼物的虚拟化形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先,因为苹果抽成的问题,主播与平台方式捆绑在一起共同对抗苹果的,而现在新规一出,主播的队可就得重新站了,或许可能需要呼吁粉丝打赏的时候直接使用苹果客户端打赏了。

如此一来,平台方可就不太高兴了,并且他们也不会或尽量不允许“主播”直接从苹果的平台被打赏,因为平台方的命脉来源就是对打赏的抽成。这一下身份转换的太快,主播们恐怕会因为抽成问题而与原平台分道扬镳,转而投向允许粉丝从客户端打赏的平台。

不过,顺着苹果的逻辑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苹果方面还是第三方平台,都是作为原创内容产出的渠道,内容创作者都属于这个商业链条的末端,始终不能主导话语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