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F”开头的四字母词:为什么脏话越说越没劲?

北大新媒体 / 2018年05月30日 20:06

互联网+

那个“F”开头的四字母词:为什么越说越没劲?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当代可以说是脏话族群生机勃勃的时代,尽管万能的星号“*”每发一个子弹就有可以消灭一个敌人;尽管刺耳的“滴”声可以遮掩观众听见“逼”声的听觉;尽管比尔 盖茨埋伏在输入法里伺机准备拿肥皂清洗全世界讲英文的人的嘴...

我们还是得承认,那个“F”开头的“脏话”就像《哈利波特》中邪恶的黑魔王,从“那个不能说的名字”变成了“伏地魔”。

然而,媒介加速着词语的传播,也催化着言语的死亡,同时激发出新的创造力。

言语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脏话无疑也要经历:禁忌——流行——麻木——死亡的路径,纵观“那个F开头的四字母词”,它正处于从流行到麻木的言语衰亡期,并且也许会被新的禁忌品所替代。

钱理群在评价《论他妈的》时指出:在这国骂中鲁迅揭示出了两个重要的东西:一个是体制中的等级制度,另一个就是国民性的弱点——卑劣的反抗。其中,脏话在禁忌期与父权政治和等级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词语考察:父权政治下的两性差异

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露丝 韦津利在脏话文化研究中发现,“女人”语义领域的污名要大于“男人”;并且词语在意义的历史变迁中通常倾向于朝女性窄化、恶化,如(harlot一词,以前男女通用,现今转至女性并含贬义)

1811年版《粗口词典》毫不掩饰其厌女主义,并且称女性生殖器官名称为一种恶劣东西的恶劣名称。

实际上,脏话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上的东西:与性相关的生殖器官与两性行为;与排泄物有关的无用物品;与低级物相关联。

正如涂尔干在《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中发现的,由于两性的差异,女性机体某些普遍的隐匿性被赋予了某种“禁忌”的品性,而后在漫长的父权政治下,由原来的尊崇(视禁忌为崇拜),现今变成回避污秽,具有了“污名”的倾向。

因此,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他妈的”、“你妹的”会从“他爸的”、“你弟的”这些用法中“脱颖而出”。

词言语势利眼:阶级与言语品味

你是愿意被人说“You shining wit”(闪亮的聪明人)还是“you whining shit”(爱抱怨的狗屎)呢?据说英国一上层阶级就是用前者优雅地骂人。

在中国,我们管上厕所叫“出恭”,小编上初中时,由于女生相约上厕所时大喊“去WC”,后被英语老师秘密会见,将其转称为“去唱歌”(拟声角度出发?)大概也是考虑其中的礼仪与习性的缘故。

(《黑镜》剧照)

露丝将上层阶级对脏话的控制称作语言势利眼。她解释:这正是受过良好教育,家境富裕的人,看待教育程度低,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的言语态度。

语言中暗藏的等级指示功能,人们对脏话的控制成为个人品行的表征。以至于在维多利亚时代——对性极端缄默和克制的时代,鸡胸肉被称为白肉,而鸡腿肉则被称为黑肉。然而,以品味来抑止脏话的流行毕竟只能在向往品味,有向上流动希望的人群中生效。广泛的外力压制实际上已经秘密孕育着脏话的反叛,自此拉开了“那四字母词”流行的序幕。

想象的共同体:卑劣的反抗

脏话与戏剧尤其是喜剧有着天然的关联,被称为是丰富的笑料的来源,倘若有人在台上遭遇冷场现象,巧妙关涉脏话的言语总能能够适时地制造出某些情绪来。

正是由于脏话具有强烈的情绪效果,脏话成为人们合法提供的逃避阀。既然在公共空间里只能忍气吞声,那么在个人的空间里,用脏话进行情绪的洗涤就是最经济的手段。

《黑镜》中那个被礼仪,排除脏话的社会所磨折的女性,最终通过咆哮式的“四字母词”获得了情绪的释放,也让观众察觉到脏话中蕴藏的人性因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前期的压抑,如果没有最初的禁忌,卑劣的反抗也会被软化。

从另一角度看来,脏话使用者组成了某一想象的共同体。脏话加强了团体身份认同,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反抗权威来建立,另一部分来自于与对“脏话”隐喻意义的共同意义空间(露丝)。在传播的过程,脏话原初的意义已经消失在隐喻的背后。脏话成为底层民众有声的武器。

消费主义:现代性的虚假个性与假言反抗

媒介技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构成了现代性的主体特征,其中与传统的断裂面在言语方面的表现就是“四字母词”的盛行,并且以反抗的姿态出现。

“四字母词”不断在言语交流与传播中泛滥,并且时常以与权力角逐的姿态呈现:比如对脏话形式的包装,以网络上盛行的“十大神兽”为代表,似乎具有逃避规训机制的自由个性,但是,其短暂的生命周期正消解在流行的大潮中。

其中,“FUCK”(French Connection United Kingdom)品牌的创立生动地复述者消费社会对反抗力量的收编——将其变成流行。

由禁忌赋予力量的脏话逐渐被流行蚕食,从某种程度上看,实际就是底层民众又一抵抗武器被流行所收编的过程。从另一角度看,似乎是“四字母词”获得了平等的地位。然而,无论怎样,可以确定的是此时的它是被其他人代言的假言反抗,充斥着现代性的虚假个性。

当我们想表示愤怒时,“Fuck you”越说越没劲!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脏话文化史》 露丝 韦津利

本文为北大新媒体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