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与微影合并尘埃落定,腾讯与阿里成两强争霸之势

数娱梦工厂 / 2018年05月28日 06:53

互联网+

贴身攻防战已久,猫眼与微影这对昔日的冤家终于在掌局者的撮合下走在了一起,这场关乎国内票务市场格局的合并案也终于在一片传言中尘埃落定。

数娱梦工厂从接近交易人士处获悉,新公司“猫眼微影”将由光线传媒CEO王长田担任公司董事长,微影时代CEO林宁任副董事长,原猫眼CEO郑志昊任新公司CEO,原微影总裁顾思斌任新公司总裁。

(王长田(左三)、林宁(左四)、郑志昊(右三)、顾思斌(左二))

根据双方协议,新公司将以猫眼为主体整合双方相关业务,猫眼将注入包括电影和演出票务业务、行业专业服务、电影投资宣发等全部业务。微影时代将旗下电影票务、演出业务及相关资产注入新公司。

光线、微影、腾讯、美团点评将成为公司主要直接股东,微影原股东在新公司的股份通过微影持有。

在数娱梦工厂获取的林宁内部信中,他将微影与猫眼的关系变化形容为“从‘不打不相识’到‘一笑泯恩仇’”。但人们知道,两者的一笑泯恩仇有多艰难。

光线、微影、腾讯、美团点评

成新公司主要股东

9月21日晚光线的一纸公告披露了此次交易的更多细节。

根据光线公布的《关于同意参股公司增资的议案》,猫眼文化拟与微影时代、林芝利新及瑞海方圆等相关方签署增资认购协议。其中,林芝利新法人代表为腾讯公司COO任宇昕,瑞海方圆为林芝利新100%控股公司,于今年7月份刚刚成立。

按协议,微影时代及林芝利新成为猫眼文化的股东,其中微格时代出资39.74亿元分两次注入猫眼,首次为37.71亿获猫眼27.59%股份,第二次的2.03亿视其目标业务资产负债变动情况而增发、瑞海方圆出资8.97亿元获猫眼6.56%股份。

本次交易后,微格时代和瑞海方圆成为猫眼文化的全资子公司,光线传媒持有猫眼文化的比例由30.11%下降为19.83%,其与光线控股手中共有的猫眼文化股份也由原来的77.13%,变为现在的66.85%,但依然不影响其在猫眼文化中的绝对大股东地位。

至此,新公司猫眼微影的主要直接股东包含了光线、微影、腾讯、美团点评。而华人文化、天神娱乐、万达、中文投、华谊兄弟等49位微影原股东在新公司的股份则通过微影持有。

(微影时代股权结构)

在人事安排上,光线传媒CEO王长田将担任新公司董事长,微影时代董事长林宁担任副董事长,猫眼电影CEO郑志昊担任CEO,微影时代总裁顾思斌担任总裁,带领微影票务和演出等团队加入新公司。

合并后 新公司市场份额将超60%

数娱梦工厂从交易一方获悉,新的猫眼微影将拥有光线的行业资源、拥有包括美团入口、大众点评入口、猫眼、微信入口在内的四大入口的流量支持。

林宁的内部信也证明了此前的市场传言。他在信中强调,微影原有内容开发、IP衍生、电影发行、股权投资等平行子业务,将继续放在微影时代、娱跃文化、微影资本的体系下运营。微赛体育作为独立运营的控股子公司,继续获得微信钱包、手Q钱包的体育票务入口,目前这些业务都和“猫眼微影”合资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继续得到互联网数据及服务方面的支持。

正如淘票票总裁李捷所言,这个市场中老三是活不下去的。面对阿里票补不设限的强势姿态,三进二成为了猫眼和微影走在一起的必然选择。

而经过春节档以及暑期档的奋起直追,淘票票已经拿到了市场第一的份额。如今第二和第三合并之下,票务平台已成两强争霸之势。按照腾讯方面的乐观估计,合并后,猫眼+娱票儿+格瓦拉的市场份额将超过60%。

而根据此前阿里方面票补不设限的说法,猫眼微影与淘票票的拉锯战或将刚刚开始。

另附微影时代CEO林宁的内部信:

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将正式宣布一个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消息:微影将和猫眼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微影将电影票务、演出票务等相关业务合并注入新公司。合并的新公司,拥有猫眼、娱票儿、格瓦拉等多个票务品牌,同时拥有腾讯、新美大的入口流量,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最大的娱乐票务平台。这对于我们两家公司以及整个泛娱乐行业,都是一个巨大的新里程碑。

合并公司将由双方联合团队组成,王长田先生任董事长,我担任副董事长。郑志昊(Peter)任公司CEO,顾思斌(Teddy)任总裁。微影将和光线、腾讯、新美大等一起成为合资公司的最主要的股东。

微影公司原有内容开发、IP衍生、电影发行、股权投资等平行子业务,将继续放在微影时代、娱跃文化、微影资本的体系下运营。微赛体育作为独立运营的控股子公司,继续获得微信钱包、手Q钱包的体育票务入口。这些业务都和“猫眼微影”合资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继续得到互联网数据及服务方面的支持。基于更大的流量和数据平台,微影的整体泛娱乐发展战略,将获得更大的舞台,继续领跑行业。

过去三年,微影和猫眼,一直都是行业奔跑最快的两驾马车。虽是对手,但我们共同经历和实践,用互联网的能力,深刻改变着电影、演出这两个百年产业。双方的团队都做了很多的创新,飞速地撬动行业的互联网化。

从“不打不相识”,到“一笑泯恩仇”,从让我们敬畏的对手,到成为一家人,其实,我们两个公司像磨刀石,互相磨砺,共同成长,更像镜子的两面,鉴照彼此,理想一致,愿景趋同,又互相欣赏。抱负相同,能力匹配,我想这也正是我们最终战略选择走到一起的最大动因。

另一个层面,双方的合并使得中国在线电影演出票务的格局,因此而改变,两架马车合并成绝对意义的“龙头企业”:

1)不必要的恶性竞争、烧钱模式将成为历史。合资公司包括我们的各项子业务都将进入更良性的循环。

2)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合资公司将组建更好的团队,以更具规模的运营优势给双方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3)用户规模的绝对领先,将使我们加速为上下游、供应链提供更好的互联网服务。

合并只是一个开始,完美的融合将是接下来的重点。我和Peter总,在我还没有做微影的时候,就有很多的交流。他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领导者,正直、高效、也很睿智,我也了解到他对人才的关注和渴求。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有不少票务线的同事将在Teddy的带领下,加入到新公司。Peter和Teddy也曾在同一阶段共事,在工作中的默契和身上的腾讯基因,一定会给我们的融合降低很多难度。我非常坚信,他们会共同努力,给所有有抱负的同学们,搭建一个更加宽阔的平台。

写着这封邮件,回想这三年的创业历程,一切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三年时间,微影全体同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们一直在引领着行业的脚步。微影时代完成了泛娱乐文体领域,从零到一的布局。在每一个风口来临的时候,在每一个关键决策点,我们基本上都抓住了最佳的爆发性增长机会。引以自豪的战役和成果,可谓比比皆是。

创业之初,我记忆非常深刻的事情,是我在办公室的白板上画了个三角形,渠道、内容、产业资本,这是竞争的三个关键纬度。

资本不用说了,放眼接下来的三年,“猫眼微影”的业务里,两股“流量”汇聚而成的“渠道之河”即将形成,会拥有澎湃的超级动力。而微影时代的同事,将一起努力,利用数据优势和行业资源,开始攀登“内容之巅”。再三年,这“山与川”的画卷即将展开,这就是中国“互联网+娱乐”最美好的图景。

在不断求新求变的时代里,唯一不会改变的是我们出发那一刻的初心,让我们一起在新的起点上,整好行装,拥抱变化,拥抱未来,全新出发!

祝福猫眼微影、祝福微影时代、也祝福大家!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林宁

2017年9月21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