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亿美金狠砸每日优鲜,投过京东的“老虎”又嗅到了肉味儿?

科技观察 / 2018年05月22日 23:36

互联网+

上周,国内领先的生鲜电商每日优鲜正式确认,今年3月已经完成2.3亿美元C+轮融资,该轮融资由Tiger Global和元生资本领投,时代资本参与联合投资。至此,每日优鲜C轮系列融资总额已达到3.3亿美元,投资人还包括腾讯、联想创投等。

融资信息在长达半年之后,由于被媒体曝光才正式宣布,足见该公司的低调作风。一家公司的风格,就是创始人的风格。

徐正具备“互联网+零售+农业”的基因,这是其他绝大多数生鲜电商创业者所没有的。大学毕业后进入联想,徐正负责的笔记本事业部2000多人,年销售额300多亿元,为集团贡献净利40多亿元。

2012年,整个PC行业趋于饱和,徐正主动请缨加入联想旗下刚刚组建不久的佳沃,深入田间地头两年多,熟悉了农业的全产业链,同时也发现了国内传统农业存在的弊病和生鲜电商的商机。由于流通链条太长,每一层的加价和损耗,导致销售商利润低,劣币驱逐良币,消费者也买不到好产品。他想到了用互联网来改造这个行业,最大化去掉中间环节,连接农产品和消费者两端,使农产品价格便宜,消费者、农民都受益。

2014年底,徐正和在联想时的老搭档曾斌一起创业做了每日优鲜。如今,已经覆盖水果、蔬菜、肉蛋、水产、乳品、零食、速食、饮品、轻食、粮油、日百共11个大品类,在全国14个城市建立起“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前置仓”的极速达冷链体系,实现2小时送货上门。

2014到2016年,生鲜电商经历了一轮大洗盘,在整个行业都在疯狂烧钱获取客户流量的时候,每日优鲜却埋头打磨产品,完善物流,提升用户体验,努力把“又快又好”这两件事做到极致。

也正是看中了每日优鲜和徐正高管团队的务实与低调,行业内那些著名的投资机构都纷纷伸出橄榄枝。其中包括本轮领投的Tiger Global(圈内俗称老虎基金),这家投资机构曾经投出过很多著名案例,先后投资阿里巴巴、京东、Twitter、Facebook等多家互联网企业,尤其在中国电商领域更是不遗余力,拥有丰富经验,对市场的判断极为准确。

每日优鲜能够得到“老虎”的加持,也反映出资本的灵敏嗅觉。在阿里巴巴和京东之后,电商行业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风口型商业模式和领域了,生鲜电商,算是最大的一个。

全球著名的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的报告指出,中国生鲜电子商务市场将在未来三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2018年有望超过1500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0%。在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阿里研究院推出的《中国生鲜消费趋势报告》中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生鲜电商市场从40亿元人民币猛增至95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00亿元规模;目前,城镇线上生鲜消费渗透率为7%,预计这个比例在2020年将达到15%-25%。

多家调查机构的结果都在表明一个事实,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生鲜品类线上销售增长将持续保持迅猛势头。有机会的地方就有创业者。短短三五年,中国生鲜电商突然涌现出3000多家创业公司。这倒是相当符合中国互联网行业关于“风口”的定义,一窝蜂式爆发,一窝蜂式倒闭。

一个领域3000家公司,可以想象竞争是何等惨烈。果食帮在关门倒闭的告别辞中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生鲜行业异常残酷,O2O补贴大战、产品低价竞争。也许我们还是不够努力,在效率上无法领先一步,更低估了生鲜行业的经营难度。”

以我在电商行业多年的观察,生鲜领域最后能保持全国性规模的企业不会超过10家,甚至更少为三五家而已。做不到第一,就很危险。要知道,这一领域也是阿里和京东的战场。阿里投资了盒马鲜生、易果生鲜,京东也有生鲜品类,还注资了天天果园。而京东背后还有腾讯加持,腾讯也是每日优鲜的投资方之一,曾连续三轮投资每日优鲜。

每日优鲜,到底是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够让“老虎”和腾讯双双加持?

Tiger Global中国区董事王鹏飞的官方表达是这样的:“我们非常看好生鲜电商行业在中国未来的发展,生鲜市场空间广阔,给创业公司留下了很长的赛道。目前来看,这个赛道经过几轮洗牌格局正在逐渐明朗,每日优鲜依托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和特有的前置仓布局,可以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极速达的服务,非常有希望在这个赛道脱颖而出。”

本轮参与领投的元生资本创始合伙人彭志坚则表示:“因为生鲜的特殊性,对时效要求非常高。每日优鲜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用低成本的方式,做到了极速达,已经成为生鲜电商的领头羊,有望成为新零售巨头之一。”

公开报道显示,由每日优鲜首创的“前置仓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生鲜冷链运输的“成本难题”,同时因为布局于消费者3公里范围内,“2小时极速交付”满足了全国上亿消费者“随吃随买随到”的需求。根据TrustData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内垂直生鲜领域中,每日优鲜用户规模增长迅猛,同比增速达663.9%,位居行业第一。

我的前同事金错刀总结过每日优鲜的三大行业优势,总结的很到位。

1.上游供应链。相比其他行业,农业在生产端和流通端都极度分散,就更需要在上游精耕细作。每日优鲜坚持全品类精选战略,意味着在满足用户一站式生鲜购买需求的同时,还要维持精简SKU的状态,为此,每日优鲜专业买手团队深入全球产地,从千百款商品中帮用户找出最好的。徐正说:“坚持走向产地是为了品质”。此外,每日优鲜还建立了自己的品控实验室,对入库商品进行100%批次质检,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提供给用户安全放心的食物。

2.前置仓。每日优鲜首创“城市分选中心+前置仓”的二级分布式仓储体系:在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建立城市分选中心,并根据订单密度在商圈和社区建立前置仓,覆盖周边半径三公里,采取“冷源+时间冷链”的配送方式,保证商品品质和2小时的交付速度。与此同时,最大化地以集约型运输代替单包裹运输,减少冷媒及包材的使用,在规模效应中分摊交付成本。

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成立以来,每日优鲜一直把大数据作为重中之重。今年来,他们把用户访问天数、购买频次等细分,用大数据做商品推荐,初见成效。徐正笃信生鲜是AI最好的应用场景,这被每日优鲜视为持续all in的方向。

记得在评论乐视风波的时候,有人说乐视本身没问题,如果资金足够的话会如何如何。雷军说过一句话特别一针见血:“任何一家企业都是死于‘没钱了’。”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一句,当生鲜领域的大多数玩家烧钱烧到无以为继,把融资当做救命稻草的时候,每日优鲜在上个月却宣布已经在一线城市实现整体盈利,并且公布8月营收达到2.8亿元,而这相当于普通大卖场两年的销售额。

你可能觉得这不公平,没钱的被活活饿死,有钱的却还能不断拿投资。没错,这不是慈善行业,这是商业竞争。所以,不要说我们的模式有多么好,我们的团队有多么强,我们的产品有多么棒,如果我们有钱持续下去一定会大成。

做公司,活着是王道,有钱维持你活着是最大的王道。资本“老虎”们嗅到的永远只是“肉味儿”。如何让自己变成一块“肥肉”是每一个创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