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描绘现代新农村的美丽图景

绿色中国 / 2018年05月19日 23:41

互联网+

勾画乡村振兴新景让美丽乡村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耿国彪

自从去年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央对乡村的政策红包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今年2月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聚焦乡村振兴,提到2018年最重要的农业农村工作就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再提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全国两会期间,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乡村振兴要有更好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乡村振兴讲了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第一个振兴就是乡村产业振兴。

“脸朝黄土背朝天”,是很多人头脑中农民的形象,如今这一态势也有了历史性的转变。“农业的田间机械化作业水平已超过68%”“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已超过56%”“农产品的加工比例达到2.2:1”“良种基本达到全覆盖”“旱涝保收的农田已超过一半”。对于五年间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升,在两会新闻中心,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用了一组数字指标来说明。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7年农民人均收入突破13000元,城乡收入比由2012年的3.1:1降到了2017年的2.7:1。“五年间农民的收入增幅约为50%,广大农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韩长赋表示。

现在的农业是“大农业”概念,农村产业不光是农业。韩长赋强调,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最有干头、最有说头、最有看头,甚至是最有玩头的产业”。

“欢迎城里的科技人员来农村,包括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身现代农业和乡村产业振兴。”韩长赋表示,要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拓展农业的功能,把农业和农村的社会、文化、农耕文明联系起来,还要把城乡联系起来。在乡村振兴的大格局下,通过产业振兴,使农业实现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

“多年来,我们以保护自然为主,打造产业品牌、建设美丽乡村,使山更绿了、水更清了,茶也更香甜了。” 来自池州市贵池区霄坑村的王建伟代表说,通过发展有机茶叶,从单纯追求量的扩大转为同时注重提升品质,老百姓的收益翻了一番。

“要把‘乡村振兴这张牌打好,必须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议建立乡村自然资源的补偿机制,用市场机制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王建伟说,由于每个村子的发展特点不一样,有必要强强联合、以大带小,这就需要给予引导,通过引进人才加强乡村治理。

山东省济宁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于安玲代表说,我每天都和瓜果蔬菜打交道,迫切盼望农业能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农产品更加绿色安全、附加值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更加现代化标准化。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根据中央精神,我所在的梁山县提出抓点带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产业布局和产业规划,打造六大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推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实现食用农产品全链条质量监管和可追溯,倒逼农业产业提高供给质量,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

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代表双腿重度残疾,是坐着轮椅来开会的。他带领林场职工奋战数十年,将一片蛮荒之地建成淄博的绿色屏障,森林覆盖率达94.4%,从负债4009万元到年收入过亿元,林场既长叶子、又长票子。孙建博说:“总书记提出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我们要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肩负起乡村生态振兴的国企责任,将周边村庄纳入现代化林场的产业链。”

产业兴,则乡村兴。“总书记要求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我们必须抓住新时代农业科技发展契机,壮大民族种业,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作为一名在田间地头耕耘40多年的科研工作者,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李登海代表坚定表示。

潍坊市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蔬菜和禽肉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1/8和1/5。当地很多百姓不用外出打工,靠着土地就过上了好日子。潍坊市市长李宽端代表认为,推进乡村振兴,还要在配套政策、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潍坊下一步将积极争取建设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同时加大在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方面的投入和建设。

黑龙江省农委主任王金会代表认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两年来,黑龙江坚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已发展到7600万亩,实物总量4100万吨。

王金会代表说,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把优质“种”出来,实现产品好。要坚持质量兴农,加快发展本地有明显供给优势、市场有旺盛需求的农产品生产。其次是要把环境“护”出来,实现生态好。要重点落实好保护黑土地、推进农业“三减”、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等举措,深入实施绿色兴农战略。再次是要把各种要素“用”起来,实现产能好。大力开展科技联合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发展农机推广服务体系,把关注点放在科技兴农上,久久为功。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把农产品的价值留在土地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县长曾范涛代表建议,东北地区应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努力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效果。应积极调整种植种类,扩大经济作物种植规模;要加大品牌申报力度,为农产品注入品牌价值,做优做强农产品品牌;延伸农产品价值链,抓好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升质量和精深加工水平,发展“互联网+农业”,让信息进村入户,让农产品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销售。

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代表说:“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龙头企业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万连步说,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初具规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必不可少。

万连步建议,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建设,尽快明确各类农业服务组织的功能定位,规范农业服务组织发展;发挥涉农企业优势,参与农业生产服务;推动公益性服务机构和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的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农业服务企业和经营性服务组织在特色农产品产区建立示范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中天金融集团董事长罗玉平委员认为应建立产业基金助力高效农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任务。对西部地区而言,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就是去库存的重要举措。”罗玉平委员建议,建立“玉米调改”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以“一乡多业”“一业多乡”等方式实现规模种植、高效种植,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帮助农民增收脱贫。

罗玉平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创新发展,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发展“互联网+农业”等农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金融企业“融、投、管、退”的优势,鼓励产业基金支持龙头企业,辅以小额信贷补助农户,补助合作社,实现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三方共赢。

“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这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新文代表说,我们要围绕乡村振兴加快深化改革,规划先行,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从财政、金融、规章制度等方面做好配套工作。

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财政和金融支持。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代表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创新社会资金管理模式;打造财政和金融的融合平台,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资金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地通过灵活的形式盘活、整合闲置资源,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

“中国的乡村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必须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选好主攻方向。福建和东北就不一样,东北是平原,一望无际,福建八山一水一分地,很多是斗笠田。我们认识到,特色农业才是福建农业的优势所在。”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代表说。

全国经济林已发展到6.2亿亩,年产量1.8亿吨,油茶、核桃、竹子、花卉等成为多地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途径。“我们在依托林业产业帮助农民增收。”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廊坊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方金华认为,林业可以在林木种苗培育、经济林种植等方面开展培训,把技术教给农民,同时帮助搭建市场信息和销售平台,让农民持续增收。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白沙县田表村党支部书记羊风极说:“乡村振兴,一靠好政策,二靠好产业。”羊风极带领村民种植橡胶、办专业合作社、搞林下养殖,村里目前有橡胶5100亩、18万株。“现在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我们还要组织培训,把乡亲们培养成专家,种得好养得好还要卖得好。”羊风极说。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赣州市市长曾文明说,赣州农业重点做大做强脐橙、蔬菜、油茶三大主导产业。赣南脐橙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稳居全国同类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榜首。赣南油茶种植总面积269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油茶主产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

五四村位于浙江省德清县,通过建立红枫、速生林、玫瑰花、水果、苗木等生态种植基地,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我们坚持既要共同富裕又要全域美丽。”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德清县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说,五四村的发展方向是,将生态优势利用起来,把全村打造成大景区。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母爸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飘代表说,海南将黎族苗族文化装饰和民族图腾元素融入农村危房改造中,形成“一村一策、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特色村寨景观。一些整村搬迁的村寨把老村旧房开发成乡愁博物馆,不少村寨兴起少数民族民宿旅游热,这些都成为农村创业增收新方向。

天津市东丽区华明街道胡张庄村党总支书记杨宝玲代表说,过去,胡张庄村是地地道道的穷村。如今,我们赶上了农村转型和农业转型的好政策,把“一村一品”的玫瑰香葡萄创出了品牌。现在我们正在规划2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做大胡张庄葡萄产业。

乡村环境要美丽宜居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是重要要求,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描绘了乡村绿化图景:力争到2020年,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力争到2035年,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8%;力争到本世纪中叶,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43%。围绕弘扬和传承乡村生态文化,代表委员们建议,加强原生植被、古树名木、小微湿地保护,保持乡村原始风貌,让居民真正留住乡情、记住乡愁。

“总书记指出,要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代表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能搞运动式一哄而上,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在做好规划的前提下,一步步扎实推进。”他认为,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做好规划,建筑不光要有居住功能,还要因山就势,保留好当地的特色文化,保持好乡村的肌理。

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斯朗尼玛委员说,贯彻落实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要求,就必须让乡村美起来。建设美丽乡村一定要做好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全区共建成104座生活垃圾填埋场、89座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共建成13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量达29.5万吨,配套污水管网长度245.97公里。成绩很好,但问题也很突出。全区685个乡镇中,还有560个乡镇未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仍有683个乡镇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西藏经济基础较弱,自身财力有限。建议国家出台政策,加大对西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項目的投入,支持西藏县城、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

“如果一个村没有树、没有花、没有草,连美丽乡村都达不到,怎么可能宜居,又怎么可能实现振兴?”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沧州市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站站长纪清巨表示,农村的生态宜居,跟林业是分不开的。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工商联副主席宋丰强说,生态宜居就是让村庄能够融在青山绿水中,能够融在美丽田园中,能够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生态宜居”目标,必须加强农村生态治理,强化绿色理念对农村生态治理的引领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说,记得住乡愁需要生态宜居。“污水横流、灰霾肆虐绝不是美丽乡村的风景线。让乡村自然资本真正增值,要补齐绿色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要突出生态指向,切实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在生态基础上,打造农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王济光说。

我国4855个国有林场拥有巨量优质生态资产,且大多与乡村接壤。全国政协委员、宁夏金沙林场场长赵庆丰建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应将国有林场纳入其中,推进乡村-林场融合发展。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庙岭镇桐岭村党支部书记赵锡伟代表说,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鄂州考察,对新农村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几年来,鄂州人民牢记嘱托,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建设生态鄂州而努力。为了保护梁子湖,鄂州从2013年开始,着力开展污水收集处理、垃圾处理、美丽乡村改造等行动,通过PPP模式,探索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建,实现了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基本覆盖,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我国古树名木广泛分布在各地的山头、湖边、田野、路旁、城镇和村庄,构成幽美壮丽的自然景观,是历史的见证。”孙建博提出,大力宣传古树名木的生态、科研、观赏价值,提高公众爱护、保护意识,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监管和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羚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建议,加快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立法,推行古树名木保护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中国林科院首席专家杨忠岐建议,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技术研究,在有条件的大学或研究院所成立研究机构,分区域成立名木古树种质资源保存和繁育中心。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洪建议,把湿地生态产业与乡村经济发展、湿地资源保护有机结合,发展集成乡村湿地农业、湿地花卉苗木产业、湿地生态旅游业、湿地产品加工的综合性湿地生态产业,促进乡村小微湿地生态经济发展。

柯城山水明秀、衢江绿谷养心、龙游桃花十里、江山古道苍郁、常山柚香满园、开化水岸绵延……在浙江省衢州市,建设全域“大花园”的理念,让乡村“步步皆景、村村若画”。在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看来,实施“大花园”建设是留住乡愁的重要途径。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也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我们面临的现实是,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未来不少农村空心化严重,发展急需人才。

在讨论中,代表委员认为,乡村振兴,最需要两类人才,一是管理人才,二是专业人才。农村富不富,要靠党支部;集体强不强,就看领头羊。现在,越来越多大学生毕业后回到乡村当“村官”,是值得肯定的事情,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也应制订系统的培养计划,把管理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乡村。

来自安庆市潜山县黄铺村的王绍南代表说:“希望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才能从城市到乡村发展,建设乡村。乡村也要为吸引人才创造环境。同时,针对农村干部老龄化的趋势,出台一些激励政策,稳住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和人才。”

人气旺,乡村才有希望。“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论述,一语中的,说到了根本。”东营市市长赵豪志代表说,如今在农村懂农事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基层农业人才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我们要加大力度引导人才投身农业领域,壮大农业科技人才力量。”

文化昌盛,人心聚拢。在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张志勇代表看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强化教育是关键一招。“要让乡村学校成为文化人的重要阵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公序良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农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县长图门代表认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乡村振兴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机遇,前郭尔罗斯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吉林省农业大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必须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

“应发挥导向作用,将农村创业致富能手、复员转业军人、大学毕业生等带富致富能力较强的人才吸收到农村基层组织中来,逐步提高其工资待遇和组织待遇,鼓励和引导有能力、有热情的青年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基层干事创业,进而把村级党组织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图门说。

贵州省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委员说,我们的“人民小酒”火了,其他产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好。归根结底,靠的是人才的支撑。乡村振兴离不开有专业知识和宽广视野的领导班子团队。做好人才振兴工作,首先要明确村里的发展方向,搭建好产业平台,有的放矢地招纳真正需要的人才,做到人尽其才。为了保证产品品质,我们邀请全省乃至全国知名专家定期到村里来开展培训;通过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引导上百名大学生来到岩博村就业;我们还为全村提供创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了上百名“土专家”“田秀才”。

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全代表认为,工人有“工匠精神”,农民也应该有质朴、实干、坚守、创新的“农人精神”。北沟村的糖炒栗子很有名,但是传统糖炒栗子制作时污染大,北沟村的一位农民研发了环保烤栗子机,创立了品牌,还开通了网店。销路打通了,农民的收入也大大提升了。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人才在农村也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两会期间,一位来自贵州的全国人大代表华茜引起了很多代表委员和媒体的关注。30岁的华茜是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华茜是最早一批“村小二”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华茜开办了电商服务中心、农特产品展示中心、以及土特产公司。在华茜的努力下,当地的红薯片、野蜂蜜、米粉、米酒等原生态绿色产品,通过一根网线“走”进千家万户。她还成立了创业指导中心、妇女创业孵化中心,开办了金融服务、体验店等多种业务的综合点。通过免费给返乡青年分享电商创业感想、教授创业创新经验,华茜带动了当地100多名农村青年创业。

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是产业要兴旺,二是村里要有人。其中,有人,才有可能产业兴旺。而农村电商的出现,吸引了大量青年返乡创业就业,已经在吸引和留住人才、电商精准脱贫、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示范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潘碧灵指出,农村电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农村电商,已成为加速城乡融合发展的高效平台,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评价说,一个农产品的品牌打造,带动的是相关产业、电商运营人才的成长和意识的培养,这是当地经济能否通过互联网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总书记要求,推动乡村振兴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代表说,“脱贫致富是村民的朴素愿望,乡村振兴更是民心所向,村干部要把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年前,耿遵珠通过股份合作带领村民致了富,现在农民入股积极性很高,年年建新棚,村里已建起大棚600多个,人均年纯收入2.7万元。

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磊委员认为,乡村振兴需要培育良好乡风民风,而培育良好乡风民风离不开优质教育。目前,优质教育资源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少数学校中。随着中国互联网发展突飛猛进,教育科技手段的进步和升级,可以使教师和课件资源触及三四五线城市乃至边远乡村。这对促进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和全民素质提升,尤其是乡村教育水平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记者通过采访,深深了解到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党和国家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通过实事求是地实干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不是靠“吹”出来的,是靠智慧和汗水浇灌出来的。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