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青亭网微信号(ID:qingtinwang),或者来微博@青亭网与我们互动!转载请注明版权和原文链接!
在费城的富兰克林研究所,一批古中国的兵马俑将展出,AR app能让观展者手握数字的再造武器。
想象一下,把你的手机指向兵马俑,它们便会拿着矛、弓等很久以前就衰落了的武器。
对许多人来说,富兰克林研究所的新展览“始皇的兵马俑”将会是唯一一次能看到大约8000件士兵和其它形象的陶俑,它们都是1974年在一片柿子果园底下发现的。这些兵马俑出现于大约2200年前,是秦始皇时的大型工程,耗费了30余年。
其中有10多个兵马俑在别的地方展出。富兰克林研究所使用AR技术,创造了数字的武器和其它物件,这些原本是兵马俑们所持的,而这种AR应用增强了观感。在数年地下埋藏中,土墙和顶梁都坍塌了,因此原来的手工艺品都破碎了。
物品和人物的三维图像是用摄影测量的技术合成的,过程中拍摄了上千张照片。
Brain Yetzer和Peter Locharernkul的工作就是数字为富兰克林研究所的人物3D模型做数字地图标记
技术专家和馆长一起创造数字物品,即兵马俑所持的剑和矛等。在之后展出的两个非军事人物佣上—乐师和文官—创造了他们可能会持有的或附近的数字物品。
博物馆观展者可以使用这种技术,只要在预定票或到达图书馆时下载一个app到自己手机上。参观者持着手机扫一扫展品身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陶俑武器的照片。
一旦像矛这样的武器出现在手机上,观展者就能“拿着”它,看到它的特征,比如形状和颜色。技术专家们借助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保证了图片的历史精确性。
Susan Poulton,富兰克林研究所的数字主管,说:“馆员们和开发者一同研究复现的物品的特征--金属的类型、木材的类型等,所以能把你真正带回到那个时代,真正看到那个时代的武器。当你看到秦始皇陵,其实你是看不到兵马俑持有任何的武器的,但这恰恰也给我们机会来看看它们在陵墓中原本是怎样立着的。”
在接下来的几周,富兰克林研究所将升级这项技术,以便更多参观者能更简单地激活AR,只要把手机指着兵马俑就可以。
Kevin Carr, Jeffery Ian Wilson和Floyd Clinton组成了一个数字保护小组,他们拍摄了数千张兵马俑的照片,来数字重造它们。
Poulton女士说,采用了这项技术后,许多参观者,尤其是千禧一代和他们的孩子,是想要通过手机加强观感的。“这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并不会分散注意力。他们希望能用手机感受整个展览。这个数字还在增大,因为千禧一代有了孩子。那么我们要怎么用技术和参观者邂逅,而不是试图把参观者带到我们希望的地方呢?”
用技术发现的过程反映了兵马俑复现的过程,他们在最初发现时都是碎片,都因为2000多年的地下埋藏而受到破坏。
该展览也包括了数百个来自中国各博物馆的相关工艺品,它们将讲述完整的故事,不仅告诉观展者皇帝是怎样创造了这么大一批来世的随扈,也告诉大家在没有指导和模板的情况下怎么复现出这些人物的。
Karen Elinich,展览的联合策展人,说:“他们需要区分出穿盔甲的武官和弓箭手的碎片,而两者一直是站在一起的,因而碎片也会混在一起。这是考古学和文物保护史上的丰碑壮举。”
即使在出土以前,类似矛和剑的物品已经不在陶俑手里很久了,学者仍能通过军衔和功能,以及检测陶俑手的位置得出结论,推断出陶俑们所持物。
比如说,弓箭手可能会持有弓弩,而骑兵是应该一手持马的缰绳,一手持矛。学者总能给数字图片的复现提供很多信息。
这是博物馆首次使用AR技术,让参观者更多地参与展览。Larry Dubinski,研究所的主席,说,这项技术只是个过程,以后会包含人工智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青亭网微信号(ID:qingtinwang),或者来微博@青亭网与我们互动!转载请注明版权和原文链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