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吸引4万+优秀毕业生,苏宁校招为何有如此魔力?

IT烽火台 / 2018年05月15日 20:57

互联网+

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如何发掘新鲜的“潜力股”人才来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今全国各地的高校又迎来了校招热潮,各大互联网企业都卯足了劲争抢人才,使得校招成了一场极具看点的盛宴,“各大公司应届生薪酬起底”,“壕企名单”等话题总是在这个时候刷爆我们的朋友圈。那么,毕业生该如何选择最合适的雇主呢?

除了实习之外,应届大学生基本都没有太多的社会工作经验,企业尤其是名企所看上的,是大学生身上所具备的综合素养和潜力。而毕业几年过后,企业所看重的更多是个人能力以及过往的经历。因此,对于这些应届大学生来说,只有快速地在工作中提升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发展,才能获得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因此除了事关安身立命的薪酬,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完善的职位发展路径,以及企业所能提供的成长平台也值得重视。那么,如何才能找到一家既能提供优质福利待遇,又能给到足够重视和发展的大平台呢?最核心的还是一个企业的人才观以及人才培养机制。

以28日在清华大学举办校招的苏宁为例,早在2002年,苏宁便已经开始布局人才培养计划,当年即引进了1200名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因此得名“1200工程”。同时“1200工程”又号称“董事长工程”,因为这是由董事长张近东先生2002年亲自发起并延续至今,累计投入达50亿。据悉,每一期的“1200”员工进入公司,张近东先生都会亲自参与沟通并对其成长保持长期关注,可谓极为重视。

正是在这种来自最高层的重视之下,苏宁强调:一流企业,一流人才,一流待遇。每年的“1200工程”都将为应届毕业生提供足以媲美BAT的薪酬福利:起薪最高可高于应届毕业生平均薪酬的于行业平均水平不说,且根据面试综合能力上不封顶。更有各种绩效奖金、项目奖金等以及超级激励措施,比如特斯拉大奖、特惠房内购等。每年更享有两次调薪机会,另外还有每年2000万的人才发展基金和1000万互联网创新基金,给予员工充分的利益保障。

除了优厚的福利待遇,在多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苏宁已经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入职的第一年,应届生们将能参与到苏宁集团各大终端岗位的轮岗,通过体验不同的岗位工作,选择出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在接下来的2-3年里,便会根据轮岗定位,逐步按个人情况有计划的被培养为业务能手、部门骨干、项目负责人等,直至企业高管,帮助其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实现跨越。

在“自主培养、内部提拔、大胆任用”的用人原则指导下,在15年的时间里,苏宁通过”1200工程“引进并培养了近4万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如今,这批由苏宁内部培养起来的员工在苏宁管理干部体系中占比超过50%,有21%已经升到总裁级别,总经理/总监占比36%,经理占比24%。“1200工程”的天之骄子们,已经撑起了苏宁的大半边天。可谓既获得了充足物质回报,也实现了个人的快速发展和成长。

如今苏宁校招的大幕已经拉开,面对多达4000名的招聘需求,你准备好了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