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达·可儿、林志玲都穿的中式潮牌,做划时代的大事 | 密扇

新零售100人 / 2018年05月10日 07:49

互联网+

张扬、大胆、浓烈、绚烂,

美,就要美得妖冶,美得让你心惊。

大片地用色,大胆地撞色,

近乎浓墨重彩般的灿烂;

Love or hate,这就是密扇,

这里没有折中的审美。

提到中国风,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宽衣博袖的汉服,还是妩媚婀娜的旗袍?然而,无论是汉服还是旗袍,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似乎都有那么点儿缺憾在里面。

而弥补这分缺憾的,正是冯光和韩雯夫妇联手打造的密扇,中国风潮的全新谱写者。

从中国神话里的魑魅魍魉,到历史中的绝代美人,从神秘粗犷的疆绣到古色古香的祥云流苏符号,从花纹到用色等等,密扇的每一处都在谱写着别样的中国风,时尚潮流,却又不失中国的特色。

△ 密扇创始人:冯光&韩雯

诞生于2014年6月的密扇,所设计出来的每一款衣饰,辨识度都非常高, 大片地用色,大胆地撞色,近乎浓墨重彩般的灿烂,这就是密扇,从图案到色彩,都烘托出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

Love or hate,在密扇这里没有折中的审美,但就是这样一个浓烈的中式潮牌,米兰达·可儿、林志玲、吴昕等一众明星都曾穿过。

在冯光和韩雯的手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和时光开始慢慢地沉淀、定格,融入现代的元素后,在密扇这个品牌载体上,开始大放异彩。

△ 米兰达•可儿

01

江崖海水 同舟共济

在创立密扇前,冯光和韩雯就有太多的故事。

同是80后,同样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同样对时尚和设计感兴趣,不同的是韩雯出生于大连,自幼在家族传统服装企业的熏陶下长大,后来去英国利兹大学读了纺织材料专业,而出生于沈阳的冯光则在英国杜伦大学念了金融专业。

冯光和韩雯是通过Facebook结缘的,网上交流的过程中,惊喜地发现在西方艺术、东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以及时尚精髓等众多问题上,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简直就是彼此的知音。

“我喜欢收藏当代艺术,对时尚设计也非常感兴趣,看到好的设计就会很兴奋。”冯光调侃在遇到韩雯之前,他是时尚设计届的“野路子”,认识韩雯后才变得更加专业。

在英国的那几年,冯光的审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成了消费升级,对时尚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念书之余,冯光最大的爱好就是买买买,以至于回国的时候,海运了二十几箱的衣服。

而韩雯回国的时候,也拖了四五个30寸的大箱子,里面塞满了几百件Vivienne Westwood的衣服、束胸、厚底高跟……

韩雯回国后,就在家族服装企业里担任设计总监,冯光为了有机会多见面,去了大连渣打银行任职。

“回国之后,我们很难找到当下可以代表中国的服装品牌,这是一种缺失,于是决定自己做。”

2014年7月,冯光辞去大连渣打银行副行长的职务,和韩雯一起来到杭州创立了密扇。

“杭州的供应链很好,不仅是传统制造的发源地,现在的电商氛围也非常好,有很多大的互联网公司,很多优秀的设计师”,在冯光看来,来到杭州也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接轨的一次尝试。

对于科班出身的韩雯而言,设计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而然,是自身的一部分,密扇每一个系列的设计灵感也都来源于她早期中西方的积淀,现在不过是挖掘而已。

“我是一个翻译者,把韩雯的设计思路和理念翻译给消费者,再把消费者的市场反应翻译成建议反馈给韩雯,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输出过程。”商业金融相关的知识储备,跨界的思路,这些都让冯光和韩雯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互补模式,配合地非常地默契。

2016年密扇推出的大航海系列里,写着“不求岁月静好、来世安稳,只想同舟共济、共赴前程,这浮生几多飘摇,又有何所惧”,而这几句话,好像是特意为韩雯和冯光二人写得注释。

02

髦儿戏园 就要做自己

密,神秘,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西方人的眼里足够神秘;

扇,通“善”,也是中国的一个典型的文化符号,一柄折扇半掩一双似笑未笑含情目,中国独有的美丽;

而这也是密扇的寓意所在。

“现在中国人的时尚理念都是完全西化的,甚至时尚这个词都是舶来品,提到时尚大家想到的都是欧美的大牌,其实中国也有很多民族的东西值得深入挖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在千百年的传承中,有很多概念被演绎或被断章取义,厘清正确的文化概念是我设计的起点,而如何选择、继承,使其与服装设计相结合,既不失传统,又符合现代生活品位,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韩雯的父亲做了二十多年的服装行业,她也从小感受着中国匠人精神,对中国的服装设计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传统文化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持续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因子,我们不可能抛弃传统文化而独自前行。”

冯光的观点和韩雯不谋而合:中国风设计应该是一种内在气质的输出,而不是传统元素的堆砌。

理清楚了方向后,冯光和韩雯便将密扇定位为潮流中国风,想通过密扇用当下的方式演绎并重拾中国的文化元素。

“现在的年轻人对国内的品牌也越来越认可,还有很大一部分年轻群体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正是这些,让冯光和韩雯看到了密扇发展的希望。

2014年12月,密扇天猫店正式上线,早期聚集了200人的精准种子用户,冯光和韩雯亲自担任客服,第一时间发现客户的需求并解决,依靠口碑传播,目前密扇已经聚集了60万的精准粉丝群体。

△ 乔欣

更让冯光和韩雯感动的是,经常会有客户专门从外地跑到杭州,为密扇打气,嘱咐他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不然以后就买不到这么喜欢的服装了”。

Love or hate,要么爱,要么恨,大航海系列、梵高系列、满汉大食代、大英博物馆、髦儿戏园等等,密扇所推出的每一个设计系列,韩雯都毫不避讳自己的这一设计理念。

中国人素来奉行中庸主义,抹杀个人的特点和色彩,不敢崭露头角,几千年来女性的地位虽然多次变化,但世人还是为女性打上各种固有的标签。

密扇想做的就是,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敢于站出来做回自己,通过衣服,将他们内在的能量场和品位直观地展现出来。

就在不久前,密扇新推出了“髦儿戏园”的秋冬系列,将西服、粗花呢、格纹等趋男性化的面料以多层次柔美的廓形展现,通过时装的多重可能性,还女性一个不被束缚和定义的穿着方式,借此塑造一个既不被男权压制,又不会刻意取悦男性。

03

融合变化 走向世界的一道光

2016年9月,密扇将颜色丰富艳丽、刺绣手法古拙的哈密刺绣请上了衣服,推出了哈密手工疆绣系列。10月,韩雯携手吴昕将哈密刺绣系列的服装在《我的新衣》节目上展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即将失传的哈密刺绣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在这之前,从3月到9月,半年间,密扇团队去了新疆八次,查阅了无数哈密刺绣的沿袭历史。发现早在康熙年间,清廷派了200位苏绣和京绣的绣娘前去哈密,帮助哈密王教导当地的绣娘。苏绣和京绣与当地的风土人情一经碰撞后,颜色就变得更加浓烈,而针脚和线也变得更加粗犷,浓烈而写意的绣法被喻为刺绣中的印象派。

但哈密刺绣却没有像苏绣和京绣那样为天下人所知,而是日趋没落,几近失传。密扇团队从最初的恢复哈密刺绣的丝线制作,到教导绣娘革新刺绣纹样,更容易与时代和市场接轨,这样以来不但让哈密绣娘提高了收入,也让哈密刺绣得以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引发了新的审美潮流。

“密扇给每个绣娘设计了独特的名字标签,绣娘绣了哪一件衣服,她的名字就会被钉在衣服上,绣娘特别高兴,客户买了之后也能感受到刺绣背后的温度,很多客户买了衣服后都想去哈密看一看当地的刺绣文化,我觉得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在冯光和韩雯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古董”和“沉重”的代名词,“传统的东西并不是没有魅力,关键在于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讲给谁听”。

从密扇推出的第一个主题“一心向扇”到最近的“髦儿戏园”,《山海经》里的鬼怪、《西游记》里的故事、历史的典故和传说、西方博物馆里的万兽图、尼德兰画家的铜板雕画,等等,中国五千年文化与远古的西方、近代时尚的西方进行碰撞交融,拉开了一道全新的中式审美大门。

“就像拆解传统的戏服,将每一片拆分下来,再以我自己的理解拼凑出一个新的戏服,在没有破坏原本戏服的状态下,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韩雯和冯光将淘到的旧戏服一片片拆解,做成了一个全新的戏服展在办公室的地方,一眼看过去,特别吸引人的眼球。

“密扇想表达的就是我对中国风的理解,表达的是我们想要表达的中国风应该有的风格,对当下的服装届而言,密扇向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门,就像最初的抽象艺术一样,从最初的不被理解,到后来随着影响力与冲击力越来越大,褒扬和贬低的两种声音也会越来越强烈。”

一种全新的中国风,一种时尚的中国潮牌,虽然在早期进入市场时可能和很多人印象中的中国风不同,但随着密扇的发展也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接受和喜欢。对密扇而言,做的不仅仅是服装设计,而是以服装为载体,以现代潮流手法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孵育出一种全新的东方主义美学语言。

特殊的时代必然会造就一批特殊的品牌。留学的经历、经受中西方文化的碰撞等等这些韩雯和冯光所经历过,并在密扇的品牌里传达出来的,当下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经历过,他们对密扇的理解和认可也会随之越来越强烈。

“我希望未来密扇能够代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密扇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审美大门,而冯光和韩雯丝毫不怀疑这道大门背后的光芒万丈。

毫无疑问,密扇是一个神奇的品牌,正在做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儿。

文 | Yolanda

图 | 密扇&新零售100人

视频 | 新零售密码

- FIN -

新零售100人、浙江电视台6频道

每周五/周六晚11点11分共同推出

每周二/周三晚11点20分重播

新零售人物纪实专栏《新零售密码》

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 楼奇律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