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知识IPO?

故事书 / 2018年05月09日 07:36

互联网+

用这种方式锻炼出来的知识才能叫“真知灼见”,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这是我恢复「日更」的第八十四篇文章,继续聊“成长的方法”。

今天是国庆长假的第四天,也是传统佳节中秋。首先祝各位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故事书和我本人的朋友们双节快乐、一直开心。今天的行程是万峰林和万峰湖,是在摄影集上看过无数次的风景名胜,是被N次用在幻灯片作品上的美丽风光,是曾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那里真的很美。

赏月是在万峰湖上,随手一查才发现万峰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水源。从面积上看,万峰湖相当于2个大理洱海,17个清镇红枫湖,76个杭州西湖,水面达816平方公里。在如此辽阔无垠的水面上赏月,简直美不胜收。

今晚的月亮很圆、很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圆满”。

《跃迁》读书笔记分享到今天是第四天,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内容——知识IPO。

| 第4天 |

知识IPO让知识更有价值

I:输入问题(Input a question),以持续解决问题为目标;

P: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以整合多学科知识为手段;

O:输出产品(Output),通过咨询研发,授课整合和写作,让思想产品化。

我们把这套系统叫做知识IPO,是一套高效的把知识整合产品化的个人商业模式。

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升级认知、不断增进智慧,最终目的其实都是为了指导实践。所以,如何将知识变成价值便是终极目标。

按照书中的观点,知识IPO其实是“连点成线”的过程,可以有效校验自己所学是否真的靠谱。同时,在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时候,单一手段往往是无效的,只能依靠更加系统化的方式,这本身就是信息资源整合的过程。用这种方式锻炼出来的知识才能叫“真知灼见”,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我最近分享的内容很多来自于这本书,但激发我思考的内容却远远大于书本本身,因为这个思考和碰撞的过程似乎激发了我更多的底层认知,在我的大脑中形成了一颗清晰的逻辑主干,很多从前散乱的知识点一下就形成了集合(或者说知识晶体),这种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其实非常痛快。

今天的内容很短,一方面是这个内容的一次小结,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要上楼赏月。

再次恭祝各位中秋快乐,同时奉送一张去年设计的海报,希望万家团圆。

再美的月光都比不上家里那盏守候的灯。

——老顾

……

2014年度最佳作者

GFM1983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