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放弃VR相机OZO,中国公司来接盘?VR影视的未来还没结束

青亭网 / 2018年04月30日 11:08

互联网+

没有赶上智能手机大潮的诺基亚,在15年底推出一款叫做OZO的相机,顺势搭上了VR的便车。

但就在昨天,诺基亚公司表示,计划从其诺基亚科技部门(Nokia Technologies)裁员至多310人,并暂停开发虚拟现实相机OZO及硬件。此次裁员基本上砍掉了科技部门将近35%的员工。

谈及原因,诺基亚表示是VR市场的发展「比预期得要慢」。接下来将会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健康领域和专利授权上——诺基亚在一年半前曾斥资1.7亿欧元收购法国智能硬件公司Withings,而后者一直就是诺基亚收入的中流砥柱。

虽然OZO项目中止了,但之前买了OZO相机的人似乎不用担心,诺基亚将会继续对「购买了设备的人提供支持」。

不过,OZO的故事到此似乎并没有结束——青亭网独家获悉,诺基亚正准备考虑将OZO品牌和技术、包括第二代设计整体卖给第三方公司,暂时还未透露具体信息。

两位国内VR影视领域的创业者表示,上个月就对诺基亚停止OZO项目的消息有耳闻。其中一位称,目前这个「接盘」的公司还没有确定。但有不少国内公司已经表现出兴趣,不乏VR相机领域的创业公司

然而,OZO的失败,是否真的是VR市场不景气的锅?而更重要的问题是,随着「昔日明星」OZO的逝去,VR相机和VR影视还有未来吗?

01

手机死掉,VR曾是诺基亚新希望

作为昔日手机霸主,诺基亚卖的手机连起来差不多能绕地球好几圈。但依旧没有躲过来自苹果和安卓的攻势,其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地位在2011年第二季被苹果及三星双双超越。后来,诺基亚把手机业务整体出售给微软,不知是自身战略调整太慢还是继承了倒霉的命运,微软的手机也遭遇了滑铁卢,这就是后话了。

但是,OZO的推出,着实让诺基亚高调了一回,一扫因手机业务溃败而跌落神坛的阴霾,在VR领域找回了部分自信和当年神彩。不仅和迪士尼合作,为《奇幻森林》、《彼得的龙》拍摄VR宣传片,在亏损中挣扎的诺基亚,还传出扭亏为盈的消息。

随后,向来对新技术抱有兴趣的央视,曾携带诺基亚OZO亮相G20杭州峰会,协助报道峰会,让人直呼「壕气」。

即便是就在OZO寿命进入倒计时的九月份,诺基亚依然携OZO亮相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影视大会之一IBC。一位国内VR相机领域的创业者看了诺基亚在现场的阵仗,感叹「诺基亚砸钱太狠了,没见过这么敢烧钱的」。

OZO在今年最高光的时刻,则和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有关:年初他在芝加哥进行了一场告别演讲,并别出心裁的搞了一次VR直播,成为了首位出现在VR直播里的总统。剧组用了三台OZO完成了这次任务。

OZO直播奥巴马告别演讲

2016年8月19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诺基亚宣布正式发布OZO的国行版本,价格在30万左右,过高的价格曾让许多初创公司望而却步。

在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上,诺基亚总裁拉姆齐·海达姆斯(Ramzi Haidamus) 曾表示:「我们在增强现实领域有些项目,在摄像头和头戴显示器领域都有项目。可以说我们的项目遍及整个生态系统。」他指出,VR是重塑自我的重要机会。

但显然,诺基亚无论在国内外的发展都称不上顺利。OZO的价格一调再调,在上个月,诺基亚一度将价格调整至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万)——这比设备刚发货时的6万美元,可谓是「跳楼价」了,似乎也有点「清仓甩卖」的意思。

「诺基亚将甩手OZO」这一重磅消息顷刻间传遍了互联网科技媒体。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4年前诺基亚手机部门变卖给微软的旧闻。闻者有叹息,近年来,诺基亚的转型和新尝试总会出现波折。时间是无情的,也许用不了多久,人们又会忘掉OZO带来的短暂惊喜。

02

OZO失败,真是市场不景气的锅吗?

从那句诺基亚官方的「VR市场的发展比预期得要慢」来看,诺基亚似乎把OZO失败的锅推给了市场整体的发展,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多位接受青亭网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对诺基亚停掉OZO项目并不意外。「不上不下」是业内对OZO的普遍看法,即无法满足专业级需求,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又太过昂贵。

耘岩科技用多台索尼A7拼成的全景相机,正在拍摄某音乐活动

OZO、Jaunt One等设备是所谓的一体式VR摄影机,但美国影视公司Lumiere VR CEO Travis对青亭网指出,在VR专业拍摄领域,一台相机根本不可能适应所有实际的拍摄需求。因此「拼相机」已经是彼此心照不宣的事实。

「索尼的CMOS、安霸的芯片、IZUGAR的镜头……只要是能用的,我就拆。」他笑称。而Lumiere VR也因此拼了差不多十台应对不同情况的VR相机,有用于水下的,有适合放在车上的,有专拍夜景的。

专门拍摄VR影视的兰亭数字COO庄继顺告诉青亭网:「最高端需求领域,客户有钱的项目就用红龙(拼成全景相机),其他用索尼的A7R或者ZCAM的S1也有。」

而在面向一般用户的领域,Insta 360、ZCAM、理光、IDEALOEYE等公司推出产品,价位均在几千元到万元级别不等。显然,诺基亚OZO从价位上不具备竞争优势,甚至竞争的可能性。

一家VR影视的拍摄公司直言:「OZO产品定位太尴尬了。要不就该老实跟Insta 360打消费级市场,要不就该弄好技术,走高端路线。」产品定位的问题,再加上过高的价格,似乎已经注定了OZO的失败。

03

VR相机和VR影视还有未来吗?

作为VR影视领域最负盛名的产品,再加上昔日霸主诺基亚的「光环」效应,OZO一直被视为业内的标杆之一。看到科技CMO刘亮称:「虽然有人对OZO颇有微词,但是OZO在直播方面的便捷性和它出色的工业设计,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然而,随着这款明星产品的倒掉,不少人也开始发出悲观的声音。「老外做硬件成本太高,卖的也不好,国内相机的日子估计也不是很好过。」一位业内感叹。

看到科技的Obsidian VR相机

但这并不是说VR相机公司就没有机会了。Travis对青亭网指出,「整个供应链都需要完善。消费级需要有更优秀的相机,比如Insta 360 Pro、ZCAM S1这样的产品就比较接近;然后就是介于消费级和专业级的Prosumer(既是消费也是生产者)级,是看到科技这种公司在做的;而最高端的专业级,则需要把红龙、Phantom、Alexis等设备做成一台一体式设备。」

如果想要做专业级VR相机,硬件公司应该在研发初始阶段就和内容公司在一起,而不是自己闭门造车,不然根本无法满足专业人士的需求。「最好的形态,就是有红龙这种设备,然后有各种对应不同场景的模块,遇到什么场景就换成相应的模块」他说。

而随着消费级VR相机的门槛越来越低,UGC(用户产生内容)平台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大概就在6-7月后吧。」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大公司仍然在VR影视方面投入。谷歌和Facebook两大巨头都在今年推出了新的VR专业相机,并在软件算法方面进行重大改善,实现所谓6DoF——未来用户将可以在VR电影中行走一段距离,并看到周围环境随着自身移动而产生变化,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只相当于2D视频「拼」成一个球体,环绕在用户周围。

移动通信领域的巨鳄也看好VR视频的未来。实际上,以当前的网络,观看超清电影、超清直播的压力都不大。而5G这么高的传输速度,谁来用?怎么用?很多人给出的答案都是VR和AR。

一位做全景相机和拼接解决方案的公司高管告诉青亭网,华为等大公司都在「为5G落地找具体商业化场景,而VR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应用」。今年7月的MWC大会,中兴还在现场展示了一套VR的直播方案——用名为Dark Corner的机架加上四台索尼的Alpha7拼成了一台全景相机。

HTC Vive中国区总裁汪丛青也在MWC的演讲里大谈特谈5G和VR的绑定关系:「真正需要5G的是VR和全景视频」,甚至表示「没有 VR,5G不需要存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