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直播生态内流量首曝光,超800万DAU领跑同行

砍柴网_SUFFIX_MP / 2018年04月17日 05:18

互联网+

过去两年,直播行业呈现出“千播大战”的激烈场面。然而,物极必反,目前摆在各路直播APP面前的,是如何在存量市场环境下继续维持流量赋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对此,各大直播平台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纷纷开始谋变。

例如,映客和花椒直播不约而同推出“视频”和“附近”功能,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动作背后,实际是在向LBS要流量,试图通过“附近”功能实现用户的吸收与转化。这反映出了直播平台用户增长乏力下的焦虑心态,其目的都是尽可能吸引流量。

然而,这么做真的奏效吗?答案尚不得知。

要真正在直播下半场领跑,关键还要有生态的赋能,以生态流量推动直播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在整个移动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后,无论是内容的重组、聚合还是场景的构建,都需要以生态为驱动力,以生态赋能平台,进而通过平台反哺生态,从而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闭环。

超级APP领衔 生态流量成直播下半场取胜关键

所谓生态流量,也可以将其看做是移动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后,拥有优质且海量用户规模优势的头部APP对某一垂直应用的流量输送。头部APP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超级APP,如微信、QQ、淘宝、手机百度等,都是拥有生态流量的超级APP。

超级APP的生态流量赋能直播之后有多厉害?QuestMobile最新发布的《QuestMobile2017秋季大报告》就给出了一组数据:手机淘宝积极发展直播购物的模式,目前每日使用直播的用户超过200万;手机QQ内使用直播(NOW直播)功能的日活跃用户规模每周五出现高峰,9月DAU峰值达到839.2万!

就拿NOW直播举例,除了有自己独立运营的APP之外,也内嵌在了手机QQ中。在手机QQ这个超级APP里,内嵌入口可为NOW直播提供低成本的巨大流量,QQ也能在其生态体系中对NOW直播进行流量赋能。

虽然第三方数据公司很难精准的捕捉监控APP平台内部的流量数据,会有一定的偏差,但想必不会相差太远。至少可以明显感受到,依靠超级入口为平台的用户活跃度带来上涨趋势。

无论是QQ还是淘宝,超级APP内的直播应用,不仅得到了生态流量的赋能,而且还拥有与超级APP的生态共鸣共振效应。如QQ本该是年轻人常用的社交平台,在内嵌了NOW直播入口后,就形成了“社交+直播”(QQ+NOW)的生态。

而作为这种直播生态的流量赋能者,都能为其平台内的直播应用直接输送可观流量,而且这种生态流量还很优质,能通过“社交-直播-社交”形成生态流量闭环。譬如,NOW直播不仅能背倚QQ社交优势,获得旁人难及的流量注入,而且依靠【QQ-附近】的LBS定位功能,还能让用户查看附近的主播,进而一键观看直播,并实现在QQ生态内的即时互动。这种基于超级APP自带生态流量的直播加持效应,是其他独立直播APP所难以实现的。

用户量、时长均增长乏力 移动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

根据报告中另一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设备从2017年1月的10.27亿到9月的10.64亿,增长严重放缓;从同比增长率来看也呈逐月递减的趋势,也同样验证了当下人口红利殆尽,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面临巨大考验。

由此不难看出的是,要实现用户的增长和活跃,都成为新的难题。一方面需要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供应,另一方面则是需要从外部、头部优质APP去导流。然而,对于大多APP而言,缺少外部优质APP的先天条件。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ofo、摩拜,还是今日头条、饿了么,无不在寻找这种差异化的可能,力求实现差异化的蜕变。移动端的玩法纵有千变万化,不变的永远是是流量,谁能在增长停滞的存量市场中拥有源源不断的流量注入,通过将流量做活,谁便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乏力、进入存量时代后,超级APP却优势凸显,不仅能为直播应用注入庞大、持续的生态流量,而且凭借超级APP牢固的用户体系,能从流量到技术,为直播全面赋能。而鉴于超级APP的稀少,更是相当于为直播树立了更强势的竞争壁垒。由此来看,在直播下半场,以NOW直播和淘宝直播为代表的社交直播、购物直播有望成为直播行业的领跑者,让这种生态流量下的直播应用未来可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