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国公司在纽交所上市,市值过百亿美元,为什么会被舆论骂到发律师声明恐吓媒体与自媒体的窘境呢?
我想主要原因还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吃相太难看,趣店风评太糟糕,触及到了社会道德底线。
看了几篇对趣店的批评文章,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这个时代还没有纸醉金迷到麻木不仁,对高利贷的危害还是有清醒认识的。
我只是补充一下,趣店是在纽交所上市,某些媒体与自媒体人貌似搞错了,以为趣店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纽交所与纳斯达克的区别简单说就是主板和创业板的区别,纽交所的准入门槛比纳斯达克高很多很多,能在纽交所上市,起码能够证明这是一家成熟的盈利公司,能够给股民带来投资回报的公司。其实这就是互联网公司“海外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家能够在中国赚钱给美国股民送去利益的公司,作为美国交易所没有理由不欢迎。纵然趣店看起来是“带病上市”,但是“病”都在中国,赚的钱可是能够跟美国股民分享的,纽交所何乐而不为呢?
我再狭隘的民族主义一下,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了“美国优先”,前不久下课的美国总统首席战略专家和高级顾问班农的主要观点“零和世界”、“凛冬将至”和中美要在南海开战。这肯定是能够代表一部分美国人的立场的,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美国要想过得好,中国就不能过得好,零和就是有人赚就要有人亏,中美作为世界两个最大的经济体无法共赢,实在不行就得开战。我认为中美开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此消彼长的博弈将无时无处不在,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因为金融就是零和游戏。
我不想谈趣店的是与非,聊聊高利贷的危害,讲讲故事,分享点正能量。
高利贷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古就是社会毒瘤,最大的危害是能让整个社会黑化,就像癌变一样。高利贷让社会黑化的主要是通过契约的形式完成富人对穷人的巧取豪夺。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这样的描述,比如《白毛女》中,黄世仁不就是通过高利贷的形式去夺喜儿,逼死了杨白劳。虽说这个故事真实性如今受到了质疑,但是反应的这种现象在历史中是普遍存在的。在历史中,很多朝代的官场腐败与社会动荡都有高利贷的影子,明清两朝高利贷就非常盛行,很多参加科举的读书人都是借了高利贷去考取功名的,当官之后就要敛财还贷,自然就会成为放贷集团的权力寻租对象,这就是一个社会黑化的链条,另一个黑化的链条就是逼良为娼为盗。高利贷要生存发展,必须需求权力的庇护,主要来自两个阶层,官场与黑社会,一个是地上的权力集团,一个是地下的权力集团,没有这两方面的权力集团庇护,谁去催债呢?高利贷催债的过程不就是社会黑化的过程吗?地上和地下的两个权力集团无论是互相争斗还是同流合污,最终都会引发社会的动荡,被压迫的人民最终是要通过揭竿而起破旧立新得解放的。
在近代历史上有一个大人物在走向人生巅峰之前也是被讨债人逼迫入了黑社会的,这个人就是常凯申先生,为了躲债入过青帮拜过码头,这可能就是他一生不愿意提及的污点。高利贷是不是就像癌细胞一样,一旦被感染了很难脱身,就算是逆袭成功还了债也可能同流合污,还不上非常有可能就迷途难返,身在江湖了。其实想想整个民国的崩盘很像一个高利贷公司创业到崩盘的过程,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蒋和陈像是创业团队,宋孔两家像是风投,创始人孙先生就是一个很善于并敢于借贷的人,在民国还存在与自己的脑海当中的时候,就敢于以民国政府的名义打借条,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民国建立之后,蒋陈等创业团队经营这个国家,宋孔两家当然也参与到经营,但不可否认套利丰厚,当民国败退之后,蒋陈两家实际没什么钱,宋孔两家不一样,尤其是孔家,在美国的宅子都是拥有能防核战地堡的,那绝对不是一般的有钱。所以,民国从一开始就注定长不了,创业团队从一开始就利益熏心,上行下效的结果,就像《潜伏》中的吴敬中说的“嘴上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还有谢若林说的“将来和平了,就没有信仰了,只有钱了”。结果就是抗战胜利各路接受大员疯狂敛财,第一时间败光了抗日将士浴血奋战的成果,打到他们就是人民的唯一选择。
所以,高利贷一定不应该属于我们的“新时代”,要坚决的与之做斗争,这不仅是政府的事情,更是全民的事情,要坚决的抵制,凡是涉嫌高利贷的公司都应该被制裁。网贷公司去海外上市就应该被禁止,还有脸出来摆出一副创业英雄的嘴脸,还有媒体出来捧臭脚,再不招骂国将不国啊!抗战打了难么多年,汉奸太多难道不是主要原因之一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