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插座更是家庭用电的重要枢纽,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家中的生命安全。近日,有名为“老韩头”的网友在微博上发文称,其使用的小米插线板在无人使用的情况下,疑似自燃引发房间着火,最后请来当地的消防部门才完成灭火,造成财产损失1.2万元。在事情发生后,当事人就给小米公司客服打电话,五天后小米客服和一位不知名的北京领导去了老韩头家里查看,他们并不承认这是小米插线板的问题。
根据该网友提供的录音显示,这位北京领导可为他发放2000元的慰问金,如果能把之前在微博和微信上的负面影响消除的话,额外还能获得1000元的补贴,最多可以拿到3000元。对于此事的处理方式老韩头并不认同,所以当场拒绝了,后来经过几轮交涉双方也没有达成共识,也没能解决这一问题。
不过有意思的是小米官方的回应却是:
1、事件发生以后,我们与用户进行了多轮积极的沟通,我们也主动建议通过消防鉴定明确起火源,但是用户却不愿意配合提出鉴定的需求。
2、我们的产品出厂合规,有完善的短路和阻燃方案。实际导致起火原因可能有多种,该用户的电器使用情况和环境不明,又不愿意做消防鉴定,在无法明确起火源的前提下,就指称由小米插线板引起失火,我们很无奈。
从回应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与老韩头提供的录音不符,至于谁对谁错就很难断定了。 不过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倒是可以看到小米的事后的处理态度,他们也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并没有直视安全隐患问题。甚至有网友调侃道,莫非小米真的为发烧而生的?
当然,这已经不是小米第一次出现自燃事件了。在今年年初网友@尘拭尘归在微博爆料称,堂哥的小米4C手机发生了自燃爆炸事故,在该事情发生后,据当事人表示有联系到小米客户,但不仅没有给出具体的处理方案,而也没有正面答复和处理此事。
不过在2016年12月,小米在手机自燃事件中,更是因为要求用户签订保密协议而遭到舆论广泛质疑,让小米深陷公关危机。该当事人王女士购买的红米Note 3在充电时突然自燃,所幸她发现及时未造成其他损失。事发后,工作人员取走手机称将检测自燃原因,再无音讯。
不过在北京晨报介入后,小米官方承诺向王女士退款并赔偿600元,但要求她签订一份禁止公开发表相关言论的保密协议,这件事情被披露后保密协议一度被网友怒斥为“封口费”。的确,作为一个国产品牌,这种“捂住”的做法确实让人难以理解,它更不像是在解决问题,而像是在解决发现问题的人,还不正面自身产品问题的态度,再一次“寒”了消费者的心。
虽然这几起手机爆炸自燃事件并没有给小米品牌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抛开产品本身因素外,发生自燃事件后的处理态度却存在很多的问题。事情发生后当事人与客户联系,并没有及时给予答复和处理方案,就算给予答复后也一直在拖曳时间。就拿这次小米插线板自燃为例,“老韩头”表示,开始与客服联系说是下班了,五天后把这件事发了朋友圈之后,小米的员工看到了才报告给公司处理,其它网友在遇到质量问题时询问客服和咨询售后服务时也遇到过此类情况。
犯错了不要紧,关键是犯错之后应该勇于承担、认识错误,这些种种事件似乎也反应出小米作为一个企业对消费者一种不负责的表现。事故发生后不仅没有及时处理问题,甚至想把这件事情掩盖过去。如果在这样恶化下去,小米曾经引以为傲的“口碑”可能就这样因为售后服务及客服问题慢慢被消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