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 年的美国不仅有传奇和狂欢,还有天灾和人祸
离 1929 年华尔街股灾还有两年,1927 年的美国人是不是全都陷入到关于财富的幻觉中而无暇他顾了呢?《那年夏天:美国 1927》给人的感觉不是这样。相反,那是一个发明与探险之年,是电视时代开启之年,是林德伯格单人驾机横跨大西洋之年,是禁酒之年,是耸人听闻的刑事案件频发之年,也是对所谓“劣等民族”进行匪夷所思的绝育手术的一年。总之,那是美国人努力探求自我身份的一年。
虽然在那一年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本杰明·斯特朗、英格兰银行行长蒙塔古·诺曼爵士、德意志皇家帝国银行负责人亚尔马·沙赫特和法兰西银行副行长查尔斯·里斯特所组成的“金融之王”团队,为了维持英镑的坚挺和国际金本位体制的继续运行,达成了让美国降息的共识,从而为 1929 年的危机埋下了致命的伏笔,但在当时人们并未对这一消息给予太多的关注,至少不如人们对那一年一个名叫庞兹的人发明的高息揽存骗局的关注度。
1927 的美国人已经是全球最富裕的民族了,他们已经开始大规模享用的冰箱、收音机、留声机电话、电风扇、电动剃须刀和汽车等家电和耐用消费品,其他国家的人们要等到一代甚至几代人之后才开始成为标配。虽然如此,1927 年的美国依然是一个乡村风味浓厚的国度,1.2 亿总人口中的一半还生活在农场或小城镇。
比起枯燥的经济新闻,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棒球、拳击、跨洋飞行等彰显美国人运动精神的领域,而来自这些领域的明星们也成了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赛事是全国巡回的,明星们的演讲同样也是,报道是覆盖全国的、对这些明星的追捧也是全国范围的,由此引发了美国人某种特殊的国民性和命运共同体意识。换言之,在打造美利坚民族意识方面,或许没有哪个团体比 1927 年夏天的体育英雄们所做出的贡献更大。
在对上述活动进行的报道中,异军突起的无线电广播网络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并在那一年找到了可持续的盈利之道。广播网络当时面临的问题和现在的互联网差相仿佛,那就是内容免费导致运营费用极高。只要买了收音机,人们就可以永远免费地收听所有节目,而且不像电影可以重放,戏剧可以反复上演,绝大部分广播节目内容只播出一次就没用了,所以电台不得不持续地生产新内容,这导致成本惊人的高昂。
卖广告成为解决方案。到 20 世纪 30 年代初,电台广告的市场价值超过每年 4000 万美元。随着电台广告崛起,报纸广告下降了 1/3,杂志广告下跌了近 1/2。广播网络诞生之后的 10 年里,有近 250 种报纸歇业,听收音机成了家家户户的消遣。
1927 年,一项当时看起来并非惊天动地的和电影有关的发明,多年以后被证明是吹响了美国文化征服全世界的号角。音画同步录制技术的应用让人们在那一年第一次体验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虽然音响效果远非完美。在当时有声电影的推出被海外发行人员视为一场灾难,好莱坞有 1/3 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此前一部无声电影要销往海外,只需要用当地语言配上新的片名就行了,而因为配音和字幕尚未出现,有声电影似乎只能卖到跟电影所用语言一致的地方去。然而此前已看惯默片的世界各地的观众们,似乎并不太介意荧幕上的演员说着满嘴英语,毕竟更重要的是剧情。
如《那年夏天》的作者比尔·布兰森所言,美国本土起初对这一转型的影响并未过多留意,但放眼全球意义深远。世界各地的电影观众不知不觉习惯了包括西班牙的征服者、伊丽莎白女王的臣子们和《圣经》里的人物全都说着美式英语,而且在一部又一部的电影里全都如此。这种情形对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再怎么夸张也不为过,伴随着银幕上的美式语言、美式思维、美式态度和美式幽默及情感,美国在近乎偶然、近乎无人意识到的情况下和平接管了地球。
1927 年也是电视初试啼声的一年,虽然商业意义上的成功还要假以时日,而人们关于谁才是电视真正发明者的争论则更要旷日持久。
1927 年的美国不仅有传奇和狂欢,还有天灾和人祸,比如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大洪水,比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对一位名叫卡丽·巴克的“低能”白人妇女进行绝育手术的判决。
在比尔·布兰森看来,1927 年的密西西比河大洪水给美国带来两份持久的遗产。一是加快了黑人出走南方的运动,这一被称为“大迁徙”的人口迁移浪潮首先由一战所导致的北方工程劳动力短缺引发,现在由于大洪水泛滥得到了新的助力。在 1920 到 1930 年的十年间,共有一百多万黑人为了更高的工资和更多的自由离开南方,由此彻底改写了美国的人口、经济乃至政治版图。
第二份遗产则是美国大政府的诞生。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大洪水所引发的极其繁重且规模巨大的救援行动,迫使大众和官员们接受关于联邦政府新角色的观点:有些事情太过重大,单靠各州政府及民间力量无力应对。第二年美国总统柯立芝不情不愿地签署了《防洪法》,拨款 3.25 亿美元以更好地应对类似天灾。
美国最高法院对卡丽·巴克的判决让美国各州有权违背健康公民的意志对其进行绝育手术。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高峰期,美国近 30 个州设有绝育法,虽然只有弗吉尼亚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大范围地实施了法案。据悉,总共至少有六万美国人进行了绝育。
那个时代的美国主流社会不仅公然歧视低能儿,还公开敌视外来族群。1927 年意大利裔移民萨科和万泽蒂因涉嫌炸弹谋杀案被以电刑方式执行死刑,此前关于他们的案件已经沸沸扬扬持续了六年之久。萨科和万泽蒂之死引发了美国本土和外部舆论之间的强烈冲突。在美国之外,抗议活动席卷全球: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墨西哥城、悉尼、巴黎、伦敦、柏林、汉堡、日内瓦、莱比锡和哥本哈根,许多示威活动变成了暴力冲突,包括上映美国电影的电影院、,卖美国商品的商店等与美国有关的一切都遭到冲击与破坏。一时间,美国人在世界各地成了过街老鼠。
而美国社会对这次处决的反应是惊人的沉寂。在许多美国人看来,萨科一口蹩脚的英语足以证明意大利人懒散落后、不可救药。许多美国人也真心感到困惑,并真心觉得受到了冒犯:美国朝贫穷衰弱的欧洲打开大门,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机会,可这种慷慨大度换回的却是外国人罢工、埋炸弹、煽动暴乱。萨科和万泽蒂成了忘恩负义的鲜明象征,即使他们在具体的案件上是无辜的,仍然应当受到惩罚。如今这一充满感情色彩的偏见性论断似乎又投向了新的外来族群。
与 1927 年的美国相比,2017 年的美国无疑变了很多,但从历史深处依然散发出迷人的似曾相识的气息。
题图 《爵士歌王》(第一部有声片)
一个物品如何成为一个全球化商品,一个物品如何促进全球化,一个物品又是如何实现全球化制造?「万物简史」这个栏目将从“物品”出发,去看这些“物品”如何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并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它关注的内容包括,集装箱,铁路,水,迪士尼,气候,折扣,T恤,航海图,武夫,茶,香料,鸦片,咖啡,木材,旧衣服,贸易,大豆,宜家,阿拉伯,玉米,酒店,黄金,疾病,白银,皮毛,石油,天然气,西方文明,铁路股票大战,汽车,奢侈品,贫困,抗生素,瑞士旅游业,通用电气,有线电视,广告,探索频道,商人,车型,人民币,传教士,鸟粪,安利,冒险家,蒸汽机,瘾,航线,棉花,茄子,湖广填四川,尼加拉瓜运河,一汽大众,洗浴,纽约,农业,联盟,汇丰银行,登山,港口,棉布,欧元,亚马逊“优先配送”,除草,盗茶,废品,Zara 症,荒野文化,利玛窦的地图,皈依者沈福宗,黑死病,鳕鱼,人类基因,下南洋,红衣大炮,经济中的野蛮人,福利国家,西医的草药,机关枪,铁皮坦克,天花,ISIS,冷战,体育运动,海外华人,滑铁卢战役,朱可夫,民国政党,东印度公司,火炮,史迪威,创新,太平洋战争,鸦片战争,“西方震撼”,中餐,欧洲,普鲁士,阿拉伯民族主义,中东战争,雷曼倒闭,金融危机,中国青年游日团,空气污染,英特纳雄耐尔,大众,江青服,满人,团队运作,日本产业政策,绥靖政策,纳粹,煤炭,一战,苏联倒塌,官司营销,“收藏中国”,选票,印度独立,茶叶杀菌,萨利机长,民粹主义,葡萄牙探险队,布热津斯基,土耳其帝国,阿富汗战争,911,中日关系,法币改革,红色货币,超级版图,国货反击战,8·19 事件,街头抗争,清政府救市,日本底层社会,国共命运,“惩越”外交战,太平天国,秦汉帝国,西藏问题,大英帝国,斯大林,忽必烈的“首都圈”,倭寇、战争中的民主,麦克阿瑟的遗产,白兰地、朗姆酒与现代美洲,苏联电影,奥斯曼帝国,青年斯大林,洋海关,宋氏家族,1916,亚洲的素食主义,欧美分歧,晚清报人,阿富汗,清朝新疆财政,成吉思汗大交换,德国民族主义,大清帝国,皇家狩猎……
苹果发三季度财报,看起来所有都卖得更好而且更多,除了 iPhone 8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