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 跑腿:从扎根“资本盐碱地”到辐射全国,它用“跑男”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路 | 创业

动点科技 / 2018年03月21日 23:01

互联网+

编者按:河南,在大众眼里和互联网创业似乎毫无瓜葛,然而,就是在这片被人们戏谑称之的“资本盐碱地”上,托举出了一家名为“UU 跑腿”的移动互联网跑腿业务平台。或许是 UU 跑腿的发展出乎意料的平直顺畅,前不久它遭遇了“江湖不测”,这也让它意识到企业全方位发展迫在眉睫

2015 年 4 月份,技术男出身的乔松涛以个人出资 200 万的方式,在河南省会城市郑州,创立了 UU 跑腿 ,并担任公司 CEO。彼时,共享经济的概念吸引了大量创业者蜂拥而至。在细分领域中,跑腿业务应运而生,这与乔松涛选择从配送服务切入的想法不谋而合。

而乔松涛的一位老朋友,亦是资深创业者的周鸿运,介入到了 UU 跑腿早期的投融资相关事务中。在他看来,跑腿和物流有着高度相似性,甚至容易被混为一谈,但两者又是截然不同的物种。确切地讲,“前者属于服务领域,后者属于物流配送行业”,但由于二者在表现形式的部分重叠,也让业内人士思考应如何定义“跑腿”概念。

2 个月后,UU 跑腿平台搭建完毕并正式上线运营。同年 10 月,UU 跑腿获得了启赋资本投资的 1000 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2016 年 3 月份,出于投资角度,UU 跑腿增加了北京、深圳和西安 3 个直营城市,随后开始盈利。

今年 1 月份,UU 跑腿获得了天明集团投资的 9600 万 A 轮融资。并相继开通了杭州、长沙、南京 3 个城市。2017 年,6 月份,公司又引入 1 亿人民币规模的 A+轮融资,由启赋资本和天明集团投资,又在成都、合肥开辟市场。这期间,在乔松涛的盛情邀请下,周鸿运加入到 UU 跑腿,担任副总裁,负责公司的日常事务。

两年半的时间,UU 跑腿招募了 50 万名配送员,日单量平均维持在 5-6 万左右,服务数百万用户。

和其他配送服务企业不同,UU 跑腿涉及 B 端业务,但更聚焦于提供 C 端服务。平台提供四种服务,即“帮我送、帮我买、帮我取、代排队”,用户下单后,平台会根据就近原则,向配送员发布订单信息,配送员接单后,用户会同步收到接单提示,并实施追踪配送员的位置。如果下单后没有配送员接单,系统则会采取派单的方式,确保有人接单。UU 跑腿承诺,在 1 小时内完成订单的派送。

“帮我送和帮我取的单量多一些,B 端更多的是做帮我买,这是 2B 和 2C 的差异所在”。周鸿运判断,及时配送领域未来会朝着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的规模的发展。

但他强调,短期内并不会将 UU 跑腿定义为“即时服务”平台,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尽可能避免与这一领域的对手正面竞争,毕竟从目前的总体单量来看,服务类 2C 的订单占比较小,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市场,更多的还是依赖于配送;另一方面,行业内的资本进入体量不足,“所以大家不会轻易把这个概念提出来说,我们这个行业就是即时服务,更多的还是围绕末单配送这一块”。

作为移动互联网跑腿业务平台,UU 跑腿以共享劳动力与时间为众包理念,配送人员全部为兼职属性。平台上的每位配送人员都被称作“跑男”,这些跑男虽是兼职身份,但跑男的留存率极高。周鸿运表示,向每位跑男给予充分的安全保障和个人利益,使他们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才是制造平台粘性的关键所在。

UU 跑腿主打专业与安全,“专业”即管理的专业性。具体来讲,通过社群化管理模式,以组为单位,组建“跑男战队”,其中一人为队长,当队伍内出现任何问题时,组内成员可以互助解决。同时,战队之间会推行竞争机制,通过战队之间的 PK,保持战斗力和向心力。另外,UU 跑腿每天会自动从跑男首单费用中扣除 2 元,为其购买意外伤害险,保证每位跑男仔陪总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

周鸿运表示,加入到跑男队伍不需要任何门槛,通过下载注册跑男端 App,填写相关信息并通过审核,然后在参加所在城市的线下培训后,即可与 UU 跑腿签约。

一提到培训,大多数兼职人员内心是抗拒的,不仅浪费时间和金钱成本,而且还会被各种企业文化“洗脑”。为了规避这种现象,UU 跑腿通过建立情感纽带,开展一些拓展活动,创造一个结识朋友的机会,“当他想要放弃的时候,留恋的不只是平台的报酬,可能是平台上的这一帮兄弟。”

跑男由低阶到高阶依次为:入门跑男、精英跑男、资深跑男。有趣的是,UU 跑腿赋予了跑男多元化的形象,譬如专门送蛋糕的跑男叫做“冷链超人”,专送文件的跑男要求西装革履,手持密码箱,因此被冠以“黑衣人”的称号。

此外,跑男还专为接单量和收入较高,执行力较强,且在平台的工作时间较长的跑男设置“U 种兵”梯队。满足条件的跑男都可以申请,并向平台缴纳 2 千元的费用。一旦成为特种兵,其特权是拥有了更高的抢单权重,但在一些恶劣天气条件下,抢单后则需要无条件配送。

就 C 端服务来看,UU 跑腿的复合增长率稳居行业第一,而谈及 UU 跑腿为什么能从河南脱颖而出,周鸿运表示:“UU 跑腿不会烧钱,并且认为自己很可能融不到钱。烧钱是为了获取用户,但最终还是要带给用户良好的体验。因此在管理成本上做了减法,这也就是为什么 UU 跑腿要采取社群化的管理模式。”

从 2015 年开始实行至今,战队模式成就了 UU 跑腿。目前在平台跑男年收入 10 万以上的有很大一部分。“我们现在有 40%的用户是由这些跑男推荐来的,省去了将近一半的营销成本。”

其次,“老乔作为资深技术男,希望通过技术来降低其他成本,UU 跑腿的技术团队,在去年迭代了 100 多个版本。河南虽然被大家戏称为资本盐碱地,但正是因为资本进入的少,才在这样的环境下造就了 UU 跑腿的生命力。”

在市场端,UU 跑腿拥有自主研发的系统和相关数据,无需依附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智能调度方面,拥有相对成熟的数据分析中心,“只要是和人打交道并具有风险性的工作,UU 跑腿能够通过技术路径解决,包括舆情监控系统和风险监控系统,一单订单出现问题,机器基于深度学习得出分析报告。

目前,UU 跑腿已经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了“天眼”系统,共涉及 8 个维度,包括城市预警、订单实时监控、服务实时监控、跑男综合数据、异常订单风险预估、智能调度、行业数据分析、 用户画像追踪。

周鸿运认为,互联网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商的流量在逐步下沉,物流行业也趋于饱和,最终,同城配送会成为末端配送的趋势。“比如我在美国买个东西,最快也需要几天的时间(到货)。”如果用户选择购买本地商品,通过同城配送便可享受即时送达的便利。

要实现这一点,则取决于电商的发展。国内仓储行业的发展足够迅猛,在绝大多数城市中都可以看到阿里京东的布局,所以,未来亟待解决的则是同城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对一的专送服务,才是真正让我们的生活品质得到提高的很好体现。”

另外,在新零售成为风口的当下,最终要解决的还是末单配送的问题,“我就是要在 1 小时之内满足我的生活需求,只有一种方式能够满足,就是即时物流”。

跑男从哪来,这实际上是开城的策略,对于没有开通 UU 跑腿的城市来说。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先谈商家,然后通过地推的方式招募跑男,尽管这种方式很“low”,但这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当这些“开城跑男”加盟后,会身穿配送员的统一着装,骑着电动车绕城,以滚雪球的方式,在几天的时间内,逐步壮大城市跑男的队伍。随后,再通过跑男推荐的方式,基本上在 1 个月就可以发展成 200 人的队伍。

考虑到成本限制,对于新扩张的城市,UU 跑腿不会迅速介入 C 端业务。“美团、饿了么都会出现运力不足的情况,他们也有包括我们在内的合作商,当商户下单,且运力不足时,流量就会倒入到我们这些平台。”UU 跑腿抢先介入 B 端餐饮业务,伴随人员规模的增长,然后缓步向 C 端服务延伸,“当跑男到店取货时,店方慢慢就会熟悉 UU 跑腿,配合推荐有奖的方式,激励跑男到店推荐商家使用 UU 跑腿。”

值得一提的是,UU 跑腿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主打二三线城市,现阶段不会进入其他一线城市,以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本。面对如何保证 UU 跑腿服务质量,周鸿运表示,UU 跑腿定位于为中高端用户提供服务,其客单价全行业最高,平均每单 10-20 元。平台抽取 20%的费用,其余全部是跑男的收入。

截至目前,UU 跑腿员工发展至 240 余人,业务已经覆盖包括北京、深圳、南京、杭州、西安、长沙等全国 70 多个城市,平台配送人员 50 万,日均订单 6 万余单,公司估值已达 10 亿人民币。周鸿运透露,公司今年即将实现 3 亿元的营收,2018 年,UU 跑腿将启动出海计划,有望在新加坡和中亚国家布局。目前,UU 跑腿 1 亿规模的 B 轮融资进展顺利,资金预计在今年年底到账。

题图:123RF

本文 UU 跑腿:从扎根“资本盐碱地”到辐射全国,它用“跑男”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路 | 创业 来自 动点科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