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器经营+信息化系统”迭代到以“家生活+科技”,在国美的马甸鹏润店正以“家生活+科技”的场景向用户展示。
不仅是国美马甸鹏润店,国美近1600家门店可以共享国美APP的所有商品,也让线下门店有了无限大的货架空间,不再局限于有限的店铺面积。在国美APP中,消费者可以在线上线下享受“同款、同质、同价”的商品,还可以在国美APP上搜索附近的国美门店,体验商品后,直接使用国美APP扫码下单,选择在门店即刻提走商品,或直接送货到家。
“线上线下融合后,可以让零售商的门店业态变得更加丰富,一些500平米以下的小门店,也有可能与几千平米的巨无霸门店,在商品丰富度上持平,在业绩上,一较高低。”国美相关人士表示。同时,购物场景的融合与用户产生“强链接”后形成了紧密的社群关系,进一步推动了供应端与需求端的有效对接,搭建起了新型的社交商务生态圈。
另外,国美依托智能物联,推出了“自营+第三方”的后服务开放平台“国美管家”,作为标准化产品,国美管家通过智能物联联动整个后服务体系,来提升客服和服务业务水平。在商品的运送和安装上,率先实现了送装服务可视化、“送装一体”服务,将家电送货、安装、调试有效结合,统一服务标准,直接优化了中间环节、降低消费者成本、提升消费者体验。
目前,国美线上线下已经实现了用户、商品、服务的完全打通。“通过国美互联网的科技,首先赋能门店的后端,也就是运营端:基于国美互联网以兴趣为中心建立国美APP的社交圈,利用大数据技术对1.8亿会员的兴趣点、关注点、浏览路径、购买记录进行分析,以此作为国美选品提供依据,引进市场指向性品牌,加大差异化型号和畅销型号出样,提升门店运营效率,实现销量和同店增长。”上述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上半年,国美新场景改造门店的数量已超过170家,二季度可比门店同比增长8.5%,综合毛利率高达17.8% 。
国美方面表示,在新零售时代,无论是何种形式的针对性改造,整个商业全程科技化管理和科技化呈现一定是贯彻始终的。国美通过门店科技化改造,让只服务于门店内部的管理效率的科技化工程,开始向消费者触达,在前端,以场景改造升级购物体验;在后台,则以数据对整个商业链路进行改造,向线下门店赋能,以数据驱动“人、货、场”的重构,实现“精准开店,精准选品,精准服务”。
新零售时代,实体零售业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向彻底发生了改变。门店,这个线下零售硬件集合体,也需要一个软件操作系统,通过科技化管理,将每一个硬件环节连接起来,建立统一、协同的运作体系,提升运转效率,进而产出最优的结果。
利用“高频+低频”的商品组配获取流量和毛利的增长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家装行业市场的总量约有5万亿。如果加上基础装修和家电,整个大家居市场的空间约在7.5万亿左右,是家电市场的近5倍之多。而就目前市场来看,行业里还没有出现巨头型企业,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巧合的是,天猫与京东也在今年陆续推出了家居家装的线上服务,但家电、家装对线下体验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些门店长期扎根一个地方构建起的社区生活体系,为家生活市场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
今年6月,国美以3.56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标准化互联网家装公司爱空间,双方合力打造的 “爱空间国美旗舰店”已在北京国美马甸鹏润店正式运营。相关数据显示,该旗舰店开业两个多月,就实现了2个多亿的营收。国美还先后在全国多家门店搭建了烘焙、电竞、VR影院等店中店模式,通过高频场景和沉浸式体验重塑线下门店。国美瞄准“家生活”市场,实现了从家电零售卖场向“家电+家装+家居+家服务”的家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的转变。
国美希望通过以电器品类进行品类外延,利用“高频+低频”的商品组配,获取流量和毛利的双增长。国美这一思路与日本家电零售企业Biccamera的转型颇为一致。2013年,位居日本家电零售第二位的Biccamera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业绩利润缩水近50亿,净利润更是下滑了56%,整个2012财年仅为50亿日元。而Biccamera扭转颓势的方法正是从单一3C零售企业转型为一家包含家电、药妆、食品、服务的零售商,这样的跨界业态组合与创新,迅速让这家企业收获了客流与利润的双重增长。2016财年,Biccamera的净利率达到200亿日元,比2012年整整翻了4倍。
家电是家生活的核心,以家电品类进行家生活的外延,长期积累下的数据,可以帮助零售商有效的进行选品、精准营销。“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其购物记录进行分析比对,通过其购买的品牌、价格、尺寸、颜色,就可以进行人群画像,分析出家庭面积、消费水平、喜好等等。举例来说,对于购买70吋电视、双开门冰箱的用户,我们可以推演出其居住环境面积较大、收入水平较高,同时大数据还能进一步分析出其对品牌的偏好等。”上述国美人士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