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晨/文
在AI的黎明,回望初心。
前日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没有渲染多少情怀,但却持续消除了我们的疑虑。他所主导的百度AI进程,比我们之前的判断要乐观,落地也实在的多。一切显示出,在这个领域,百度有比许多同行更深的技术积淀与商业化实践。而围绕AI战略形成的新一轮开放行动,已让这家公司打开更广视野,开始释放更多生态价值,诸多变化超出了期待。
之前,包括7月份的百度AI大会上,我们对这家公司过去两年聚焦AI战略表达了许多乐观,肯定了愿景确立、技术积淀,但也表达过一些担心,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
一、AI大幕初启,一定会经历长期探索、落地的过程,商业化成效可能诸多不确定性。
百度如何平衡长短期战略目标,平衡AI与现有核心主业搜索引擎支撑下的在线营销、内容战略等版图利益,并为后者持续灌注智能化元素,形成全新的平台,将备受考验。
二、百度有业界最完整的AI技术架构,也有罕见的大数据储备与活跃用户,但过去多年,除了强悍的在线营销之外,诸多商业化探索尤其O2O布局有过失焦、挫折,以致行业人士认为百度是一家缺乏阿里那种商业逻辑、建构应用场景能力的公司。简单一句话,就是百度AI缺乏应用场景,它的AI开放平台之路可能遭遇挑战。
三、AI落地不仅涉及技术成熟度、商业化策略,一些关键应用领域,比如百度无人驾驶,还涉及到政策或法律层面。7月首次上路,李彦宏就获得了一个罚单。固然有些戏谑的未来,但也要明白,跟其他领域不一样,这不是一个完全自由探索的市场,它需要百度既要保持创新活力,推动政策开放,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又要防止步子迈得太大,引来监管。一句话,某些约束不是自身所能左右,需要等待持续开放,百度业务场景要与宏观面匹配。这对它的政经意识、宏观战略思维有许多考验。
如此,我们判断,AI虽有美好未来,着眼中短期,百度仍要面对许多压力面。上季财报以及发布后,资本市场连续几天已对部分压力面做出反应。
老实说,昨日进入百度世界大会现场时,我们仍还有些疑问。而且,百度世界大会跟AI大会相隔不远,如果没有关键进展,那会堆积更多压力,会更尴尬。
事实证明,这个阶段的李彦宏,有着超强的综合驾驭能力。在他主导下,百度AI开放之路不但越来越清晰,商业化成效明显,而且,它对百度过往业务版图也开始发挥关键的支撑作用。
"7月到11月虽然只有短短4个月的时间,但其实很多东西已经发生了改变,已经有很多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值得我们和大家分享的东西出现了。"这一次,他的表达没有像过去两年渲染太多情怀,但显得更自信、更轻松。
而我们一直以来的判断是,当一个公司商业化遭遇许多不确定性的时候,往往会讲很多诗和远方的故事,语言表达会很诗意、诗化。
这一次,李彦宏很快公布了百度AI许多关键的进展。比如:
一、一年之间,百度大脑已成AI业界最活跃的开放平台:已开放超过80个核心AI能力;37万多个伙伴落户;每日被调用2188亿次。
二、Apollo平台在汽车业攻城略地:自7月开放以来,6000多个开发者投票支持,1700多家合作伙伴落户;100多个合作伙伴申请使用开放数据;百度无人车原本打算2020年量产,目前已提前到2018年7月。金龙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小巴将面世,日程表上还有更多:2019年,江淮、北汽将生产Apollo自动驾驶汽车,奇瑞则在2020年推出新品。
三、大局观意识清晰,紧贴宏观动向与区域经济,百度AI正渗透中国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李彦宏透露,百度将和雄安达成战略合作,帮助后者打造成智慧型的新“千年大计”城市。还有更多,如保定、芜湖、重庆两江新区、北京亦庄开发区、上海汽车城等。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其实还有智慧家庭的场景,主要是百度收购的渡鸦科技的创新。它发布的Raven-H智能音箱,几乎集成了百度AI所有核心要素,远非市面上追风泛滥的音箱所能比。它的幕后,同样有着百度大脑的支撑。
很讨厌直接贴演讲稿内容。没办法,这里,我们是要体会到,百度AI落地,已超过了我们7月及以前一段的期待,这家公司有望变身一种既覆盖广、垂直化又非常深入的AI基础设施。即便在全球,在我们所能观察到的视AI为未来愿景的巨型企业群里,百度的气场也越来越大。
上面几个进展里,其实背后都隐含着相当复杂的产业博弈,百度短短两年能调动场景如此广泛深入的合作,这背后一定有它的逻辑在。我们最为关注这两点:
一、百度AI技术为何在关键的垂直领域、应用场景的渗透如此迅速,而且,整体的品质与综合体验超越一帮同行;
二、百度AI能给百度的未来带来哪些关键的变化,百度的形态演进等。
上面说过了,无人驾驶与自动驾驶领域是一个很难啃的市场,不但涉及技术、方案,还要产业认同、政策面等因素。截至目前,虽然几乎所有活跃的全球科技巨头,包括中国多家企业都在渗透这个领域,但是,真正敢说量产的,还只有百度一家。
不要说贾跃亭之前渲染的乐视超级汽车了。那个其实不是真正的AI属性,只不过是相对单薄的互联网汽车概念。而且,截至目前,它也没有真正量产。
这个还是要回归到百度在AI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上。这里应该有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也就是语音、图像、计算、算法、数据等主要维度。百度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已相当强悍。无论是此前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还是各种行业应用里,百度图像识别技术都有惊艳的表现。它的大数据储备也是有目共睹,基于搜索引擎发展起来巨头,过去17年,沉淀下海量的数据。而且,它的数据,覆盖更为广泛,堪称中文世界的一个知识库。李彦宏等人昨天的演示里,我们能看到,一个汉语言世界的自然人,他的一天,几乎都与百度的知识库紧密关联。
另一个层面,AI技术架构与解决方案。它不但有着底层的机器学习平台,包括深度学习平台、开源+GPU/FPGA云计算、大数据等;中层AI基础技术,就是上面的语音识别、视觉、自然语言等,还有基于它们而诞生的应用,比如度秘、图片搜索等。去年10月,它被《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AI四强,其他三个分别是谷歌、微软、Facebook。
其实,还有更多,尤其是DuerOS与渡鸦这次发布的AI智能硬件。其中前者发布短短几个月之后,就已经渗透中国家电与嵌入式市场,比那个谷歌的AI操作进展更快。而在收购渡鸦、发布关键产品之后,若你整体考量,会发现,百度已经成为全球AI领域拥有端到端服务能力的开放平台。
关于百度AI的进展,在今年深圳IT领袖峰会上,马化腾在比较腾讯AI与百度AI时坦陈:“Robin他们更快。”
当然,拥有技术与解决方案,想要获得行业认同,也不那么容易。李彦宏公布的信息里,我们能体会到,百度AI拓展之所以有成效,除了它对外展示了强烈转型意志并做了长久的技术铺垫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开放平台策略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也是2015年、2016年李彦宏两次明确强调的核心内容。
你会说,人人都说自己是开放平台啊,不多一个百度。我们说,这里面有各自的边界与价值观,它决定着一个企业战略的落地成效。
“开放”本来也一直是百度的立身之本。我们现在不觉得搜索引擎多么性感,用起来甚至无感。但是,仔细想想,我们享受了多少信息的便利啊。至少在中文搜索世界,百度对于互联网的贡献不可磨灭。而搜索引擎本身本来也就是开放的平台模式。后来,百度许多商业化实践,也延续了开放策略。
但在我们看来,AI开放,于百度来说,有一种不同的韵味。这应该也与一段曲折有关。你知道,过去几年,尤其是在适应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百度承受了许多压力,搜索引擎一度为人看成最容易被移动端OTT掉的业务。而这可是它的核心主业,它的在线营销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上。这一周期,百度有过波折,为了迎接挑战,它曾通过许多商业化布局,从“直达号"到O2O化,试图将庞大的流量经济快速变现:一是维持成长,二是为移动互联网转型创造缓冲。但在移动端人口红利弱化之后,百度经历了种种风波。
这个话题里,其实有百度的边界。我们说,它确实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群里技术立身风格明显的一个,变现途径也很鲜明。但正因如此,它在应用场景构建上,远不如阿里那么出色。两家公司的基因确实不同。
AI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也不是一种具体的产品,而是一种基于技术、数据与知识、链接,汇通商业要素变革种种行业与大众生活的驱动力。在缺乏商业平台、应用场景搭建方面相对弱势的百度AI,只能通过不断强化技术布局,不断坚持开放之路,才能汇聚无数的开发者、商户、各行业伙伴,形成自己的竞争力。这不是庸俗辩证法。百度AI过去一年的探索、落地成效,有它合理的逻辑。
当然,我们不是说百度缺乏行业拓展能力。AI落地具体行业,其实有很深的咨询服务成分,也是一轮全新的信息化进程。百度在无人驾驶、智慧家庭、智慧城市等许多领域的探索,一定隐含着许多理念营销的部分。李彦宏透露,百度将和雄安以及许多城市达成战略合作,你仔细体会这里面的动向,它其实展示了百度AI的偌大视野。若没有对于宏观面以及区域经济、中国城市化、城镇化的追踪,想把握这种机会,实在挺难的。
说到这里,也不要觉得百度AI现有的布局足够完善。其实,在李彦宏那里,“这一切仅仅是刚刚开始,我们仍然处在AI时代的黎明,我们还有很多没有发现的美好未来”。
看来他还是足够清醒、理性。我们强调过多次,AI的落地没有止境,也不会有真正理想的状态,它本质上就是一个持续发生的过程。百度转型意志、百度AI扎实的落地实践,以及李彦宏昨日的表态,传递了百度AI的价值观,那就是不追求噱头,而是通过开放、务实,走向AI时代的基础设施之路。
继续说我们最为关注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AI将如何影响百度未来一段运营。
我们认为,这个阶段,AI还很难直接给百度的财务面贡献多少收入,更不用说直接的利润。它目前还是重度投资周期。
但也不要觉得百度AI与它传统的业务属于“青黄不接”状态。事实上,我们观察到,在百度最核心的广告领域,AI已经发挥了关键作用。上一季,百度信息流广告增长迅猛,已逼近今日头条。有人只看到内容战略的成效,而没有看到背后AI技术支撑。你能看到,上季百度广告客户数量有所减少,但在全新的技术职称,单一客户贡献却大幅提升。百度在线营销的工具、策略,已经比过去变得丰富。
当然,要想完全重塑过往业务,还要经历一个较长周期。但这可以为百度的战略转型创造一种缓冲。
我们认为,随着百度AI开放进程、商业化加快,未来,百度赢利模式应该会走出过度依赖在线营销的局面。现有的信息流广告业不过是一个品类而已。因为,AI基础设施的定位,意味着,它将容纳更多行业,它的合作伙伴会有更大规模,场景也会进一步丰富。那时,它的赢利来源会更多样。
这种AI定位,当然也包括它在AI领域端到端的服务体系,应该也会重塑百度的组织管理与企业文化,促使这家过去多年技术立身风格浓厚的企业能够触达更多场景、更广人群、更为辽阔的社会面。老实说,当李彦宏宣布将与雄安达成合作时,我们感觉百度的视野有了巨大的提升,而这会影响到它与一个偌大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关系。百度的组织与管理、企业文化应该会有顺应的变化。事实上,在过去一年多,我们在李彦宏本人身上已经观察到了一些活泼的变化。
不过,尽管如此,我们仍还是坚持这样的判断:AI只是刚刚开始,不要期望整个世界一朝巨变。百度AI尽管渗透很快,并且也开始支撑核心主业,但整体来说,想真正从一家互联网公司变身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AI企业,百度面前仍有很长的道路,这个周期,它仍将持续遭受考验,它需要继续平衡好长期的转型目标与短期的传统业务成长面。
前几天,上季财报发布时,百度股价大跌,随后几天也有阴跌的趋势。而受益于百度世界大会上AI消息,我们看到,最近两个交易日,百度股价开始回升。这一周期,百度经历如此多的组织变化、人事变化、战略调整,股价仍维持在中概股股王的地位,至少显示了李彦宏面对复杂局面时超强的驾驭能力。
这次百度世界大会,可能是李彦宏讲得最直白的一次,他没有像过去两年百度重大场合那样富有诗意。我们的理解是,他与百度有了更多自信。
相对传统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乃至物联网概念,AI不仅仅是联网、链接、撮合,它带有更多解构的能量。对于百度以及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来说,甚至对这个国家来说,都是一场全新的洗礼,经历过如此一场,这片土地上应该会有更加动人的风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