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里容易遭遇泛政治化批判?

夸克点评 / 2018年02月13日 15:04

互联网+

王如晨/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那篇将湖畔大学跟“东林党”扯在一起的文章,其核心言论,今年3、4月份,我在知乎里早就看到过。看上去视野开阔,实际没有任何落地与事实支撑,有些哗众取宠的蛊惑。

但它足够诛心。即便柳传志亲自撰文为它正名,相关言论也已波及大众心理。

不过,既然扯开了,索性探讨一下,可能会有更好的辨明作用。

话题表面针对湖畔大学,我觉得至少会在两大层面让人产生思考:

一、湖畔大学这种机构有多大的效应,商业的、教育的、人文的,甚至意识形态的等等;

二、与其说是厚黑湖畔大学,不如说是针对马云、阿里集团的泛政治化批判。

一、争议话题的思考

第一个层面不是我所能真正驾驭的话题。但也不妨说说我的观感。这是一家企管培训机构,说是专注于培养拥有新商业文明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新一代企业家,主张所谓“坚守底线,完善社会”。

你能从湖畔的名字里体会到某些味道。当初阿里就诞生在湖畔花园小区。2003年淘宝也在这里诞生。某种程度上,它隐含阿里创业精神的情结。

虽然我从来不觉得“企业家”是教育、培训输出来的,也不认为“企业家精神”诞生在商学院跟湖畔这种培训机构,但你从湖畔大学的8位启动者和第一批校董身份看,他们确实具备输出的能量:马云、冯仑、郭广昌、史玉柱、沈国军、钱颖一、蔡洪滨、邵晓锋。既有风云企业家,也有经世致用的学者;既覆盖互联网,也覆盖传统行业。让这些主持局面,提供一些企管培训,总比机场视频里反复播放一些打着管理大家名义的厚黑学家讲段子要好。

它也是个圈子,除了培训本身,相信人脉跟资源整合、创业碰撞也是学员参与的原因之一。但它终归应该比一些商学院更接地气,更近实战一些吧。后者虽然汇聚大量企管人士、社会人群,仍有浓厚的学院派风格。整体来说,湖畔大学的机制更符合市场要求,它甄选的人群要求也更高。这不是否认商学院的价值。两者培养的目标仍还有很多差异。毕竟,一个社会不止需要实践为主、行动至上的企业家,还需要拥有系统思考能力、适应更广社会身份的人才。

这种机构为什么容易引发敏感话题?继续展开。

1、可能跟中国一种不言自明的言论管控意识有关。

虽然上面提到的文章,以及知乎里的言论有些过激甚至诛心,但你也要想到,现在的企业家,其实也都是精英知识分子,尤其湖畔大学招募的学员,大部分都是当红创业人群,本身已经有相当的名气,很多在镁光灯下、言论场中活跃很久了。有的甚至本来就是各种话题的制造者。

在中国,只要是精英知识分子聚集较多的地方,言论上总很难“脱敏”。这个原理你懂得。

这段《管子》里面一段话也适合描述吧。桓公问他如何治理百姓。他说,莫使“四民杂处”,否则“其言哤,举事易成,应不易其处,其心安,不见异思迁,尽得祖辈家传风习,如此可稳”。说白了,就是人多的地方,言论不易控制。前沿企业家、知识分子多的地方更不用说了。

继续说一些潜在的背景。在今年上半年与阿里CEO逍遥子一次小范围沟通会上,我提到,中国当代一些企业家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家,越来越像思想家,他们承担了本该由当局、思想家、公知、媒体等角色承担的思想改造任务。

当然还有其他背景。这个转型周期,很多人都看不清产业乃至社会发展的未来,互联网企业因为掌握了先进技术,汇聚了大量智力资本,也有丰富的管理工具、管理实践,当然也有更多商业要素尤其资本力量,从而更多站在前沿,拥有更多洞察力,以及设置议题、定义未来愿景的能力。

如此,它就容易引发一个群体的驳难。这里面,隐含着一个社会许多阶层的变动,社会身份的焦虑与失落。非常像是李零《丧家狗》借孔子描绘的春秋时代的贵族身份失落意识,有些人感觉到自己的尊严被冒犯或者丧失。言论场里,火花多多。

企业家群体的这种思潮力,也隐含着价值观,一定会与主流的意识形态发生某种博弈关系。湖畔说它"坚守底线、完善社会",你体会一下这句表达其实蕴含丰富:“底线”是纯商业的,还是面对束缚、阻碍商业发展进程因素的斗争原则?柳传志这次给湖畔大学正名的逻辑,当然比较稳健、保险,基本上跟他当初在正和岛里面倡导的理念一样,不涉政治,完善社会。

这再度被视为“犬儒主义”。几年前,我当初还为他辩解时,曾引来王瑛在微博上直接对无名的我驳难。不过,整体来说,我虽理解王瑛,但这个阶段的中国,更适合改良主义的套路,我更认同柳传志的立场。王瑛有些女汉子的风格,可能在金融危机周期、也是中国大拆大建、矛盾频发周期,她身上那种东西hold不住。

湖畔大学8位启动者之一冯仑,恐怕更认同这种观点。不信你去翻吴晓波《激荡三十年》,里面写到冯仑一句话,是谈民营企业如何跟国有资本相处的。

他说:“面对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只有始终坚持合作而不竞争、补充而不替代、附属而僭越的立场,才能进退裕如,持续发展。”

哈哈。冯仑哲学科班出身,读书甚多。他的表达里有揶揄,有无奈。他真实描述出一种矛盾心态,也是当年中国商业社会的现实。语言的表层里,他比柳传志有更低的姿态。

不但湖畔大学这种企业家群体,正和岛当年也面临当局以及外界的不断质疑。一些商业之外带有人文派系的团体组织就更不用说啦。在中国,甚至大学课堂,人民教师授课也要有政治意识。这是一个智识社会,言论场有着指向现实的能力。

其实,马云与阿里恐怕更是心有戚戚。阿里18年发展史,也是与体制博弈的历史。《功守道》虽然蹩脚无比,但它却完整地传递了阿里的商业理念、于外界相处的边界意识。马云创业之初,也是经常说“革命”与“颠覆”这类词的,几乎就是打打杀杀的风格(也通过朝青龙暗示国际化成效,战胜某个潜在对手),互联网力量落地中国,确实星火燎原一样的势头。但随着产业演进,以及阿里生态壮大,马云对外的认知就变得略微中和,最终在与体制、行政力、威权力量博弈的过程中,他也在结尾戏谑着做了迎合。这是底线。

将湖畔大学跟东林党放一起,那就有这种强烈的暗示。

至于谁操弄的这类话题,也许不排除普通民众、竞品阵营(企业、商学院)或者思想管控者。但这里没有必要瞎猜测。

2、湖畔大学虽然宣称是开放的培训机构,但就实际运营来说,一定是带有过滤机制。尤其鉴于它与马云及阿里有关,与他们价值观相左或者存在商业竞争的企业家群体、创业家群体,恐怕不会参与他们的这个圈子。这个很明显。

也就是说,湖畔花园也是带有派系特征的圈子。它所传递的商业理念、企管实践,少不了带有阿里的某些价值观与商业逻辑,游戏规则。

我看过湖畔大学授课现场部分场景,也看过一些学员网上分享的培训心得。里面有理性的分析,也有过度崇拜的圈子情绪,有一种过度的自我标榜。我觉得后者非常不可取。

我们尊重马云本人的教师情结,更尊重湖畔大学的独特价值,但它实在应该走出马云与阿里的某种个性化情结。否则,这样运营下去,未来一定还会持续遭遇更多质疑。

真的,千万不要在企管培训战线,开拓出一个独特的“站队文化”。

二、阿里为什么容易遭遇泛政治化批判?

除了上面提到了互联网企业、企业家越来越像是思想家,它们让原本掌握思潮力的群体失去存在感,引发攻讦外,阿里遭遇泛政治化批判,早已其来有自。

早期跟它的商业模式、竞争风格甚至马云个人言论有关,许多批判从行业竞争面延伸到泛政治层面。你去查查2006年以前的很多言论,基本都是明显的上纲上线;随后一些领域,因事涉敏感,尤其是支付相关的金融版图。它与银联的博弈,其实就是与央行的博弈,阿里在这类话题上遭遇批判,有部分属于合理的范畴,有部分明显是被垄断打压。

马云与阿里遭遇泛政治化批判,最大两件事,一件发生在当初支付宝股权争议周期,另一件发生在阿里IPO前,外界借阿里外资属性攻击过马云。

除了这些,下面再补充一些我的最新思考。这个阶段,阿里要远比过去18年,更容易遭遇泛政治化批判,原因其实显而易见:

一、阿里体量已经很大,已经自称全球前20大“经济体”。

它的一举一动都不同于过往,它对大众、社区、区域乃至国家都会产生持续的影响。

一个大家伙,它的气场、磁场不一样。同样的本心与意愿、同样的动作与商业路径,因为你太大,所能动用、协调的商业要素,你对周围的吸纳,完全不同于小的组织。阿里对许多社会层面已经有心理学的影响。许多问题容易放大,阴谋论丛生其实一点都不突兀。

二、阿里的企业组织,局部掌控着一个社会海量的信息(数据、介质、传播力)、相当的货币权力(未来谁人还能脱离支付宝来孤立生活)、可观的时间垄断(一天相当时间都耗费在一个生态)。

这三种要素日益呈现为决定性的竞争力量,它也越来越难以回避当局的管控力。当然,阿里只是三种要素的核心玩家之一。

三、未来的发展道路,将加速涉入一个国家的产业的深层。这是它的生存策略,也是更深博弈的开始,阿里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来自同行间的竞争,而是来自政治、行政力。《功守道》结尾只是一个场景之一,但很明显。

这也是改革的话题。过去互联网变革的部分,虽然触动了许多层面的利益,但整体还是“柿子专捡软的捏”居多,属于数字化、信息化的表层。而今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硬骨头了。阿里当然可以通过国际化分散这种风险与压力,但毕竟大本营在本地,它就必须走向更深土壤,如此就会触动更为复杂的利益。

当然,阿里这类企业的利益,跟一个大国的利益不可能真正相左。它也不敢相左多少啊。它诞生在这里,血脉都在这里。它的文化、价值观、生存理念、商业模式都不可能脱离中国市场而存在。举例说,淘宝能在中国活到现在,要在美国,它恐怕早死过几轮了,恐怕都不可能诞生。

但一个国家不是纯净水一样的世界。即使当局决策层再有开放意志,这里发展不平衡,产业之间、城乡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多元时空之间,国资与民营及其他更复杂的属性之间,有太多博弈。它决定了共时局面下,利益不可能均衡。阿里作为一个行业的龙头,只要它还在发展、创新,就一定会持续触动深水区相关方面的利益。

老实说,“五新战略”引发诸多争议,跟阿里这个周期的重新定位有关。它日益带有一个国家最根本支撑部分的特征。基础设施的定位,一定会波及过往垄断者的地盘。

这种情况下,它的最大风险敞口,就在于这里。这是阿里作为一个商业组织的自然进化,也是它未来面临的重大考验。未来的博弈,带有宿命论味道。它无可回避,就看怎样相处与博弈了。

四、文化与意识形态方面。

阿里的影响力,已开始传导到产业、商业之外,在精神、文化层面产生诸多影响。刚才说了,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家也是这个周期中的“思想家”,它无形中能够形成一种影响巨大的社会思潮,对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甚至意识形态构成一定的冲击。

我这里用“冲击”而不是“斗争”,是因为商业组织与一个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未必是矛盾,它们可能只是相互适应、相互磨合、匹配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存在什么根本矛盾。

这既是一种行业基本面,也是一种社会现实。

泛政治化批判,也有话题操作的背景。它少不了来自垄断力、竞品阵营及利益相关者持续不断的攻讦。这个比过去会更像一种常态。

我一直有些五毛情结,但也很讨厌上纲上线。我真的反对用泛政治化的手段操纵话题,延伸到产业竞争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对阿里没有某种独立的批判。无论阿里初心多美好,愿景做合乎一个国家的整体利益,我这里,也要做一下提醒,就是说,泛政治化批判,也有阿里自身引火烧身的原因。比如这些:

一、概念与修辞方面。

当一个企业达到它一个阶段性的辉煌期后,它的议题与语言表达、修辞学,常常会引起不适,让人不自觉地嫁接政治与政经。它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与某种权力组织对标的印象。

比如当初用过后来又放弃的eWTO概念。这样的概念,固然描绘起来非常美好,合乎全球贸易开放与生态利益,但会引发外界甚至全球区域国家的某种警惕与提防心理;

比如“经济体”,初心是个很好的概念。它既显示出阿里的生态开放性、聚合力、丰富性、自足性,同时也能够传递一个大国在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力。但这个概念天然就有些政经领域的修辞学味道。而且,阿里描述时有些矛盾,一会说不是自己要成为一个经济体,而是推动它的形成,但在对比时,它又常拿自己的交易体量跟具体国家对比,明显一个是超国家、超主权的概念。当它不断如此强调时,这种概念,不要说在当局心理,就算在大众心理也在不断沉淀政治诉求,阿里本意不是如此,但很难绕开。

比如大数据、新能源。这两个概念相同。阿里强调数据的价值,跟它的商业模式与核心竞争力有关。但是“大数据”的概念,内涵看上去很明确,其实外延极为广大,它足以涵盖到一国的整体信息,不但涉及安全问题,更是涉及无边的权利管控,都事关垄断话题了。过度强调“大数据”的神奇,已经给阿里带来诸多困扰。

而且,还有一层属于微妙的心理学层面的。这类概念于一个国家来说,很容易一下解释清楚,但是放在一个企业身上,很难真正还原。它带有模糊的特征。在中国传统社会,政经领域的修辞,模糊或诗意的表达,容易让人猜想、猜测、扭曲、夸张、放大,最终,阿里的形象无意中就被扭曲、变异了。

二、马云多重交游身份。

马云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青年创业和小企业特别顾问。他有很多商务、交游活动。过去3年,他与全球政要见面的机会,比国家领导人都多。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美国街头的调研,几名青年不知道中国国家领导人是谁,但知道Jack Ma。这个本来也很正常。你当年知道马拉多纳,但很少关心阿根廷总统是谁,名字也可能叫不出来。

但这是中国。即使马云的联合国特别顾问身份能让他的活动合乎情境、合乎逻辑,即使他的外事活动有当局许可,即使他为提高中国在全球视野中的地位,提升了影响力,做了清道夫,但是,政治人物会面频次过高,无形中也矮化了当局的形象。

当海外政治人物不断往杭州尤其西溪园区跑而不是往北京跑时,初心再美,再坦荡、再能守住商业社会的底线,也难以让大众不去想象更多。

前几天饭桌上,大家讨论,让马云去当国家总理都行的话,国家就更好了。这固然是一个开放时代的玩笑话,无伤大雅,但时间长了,次数多了,你很难回避一些敏感问题。民意有时候真的是把双刃剑,保不准哪一天它被人利用,成为胁迫的工具。我们不希望马云被塑造成“经济皇帝”的角色。

三、阿里的商业活动规制。

我努力不去上纲上线。但是,仍还是忍不住说,阿里过去两年的活动,尤其是近期几场大的活动,所能邀请的风云人物,所能整合的种种资源,几乎能让大国的国家顶级媒介汗颜。这里面不仅有商业利益的博弈,更有话语权的争夺。

没有谁说一个企业不能有豪华的狂欢与舞台陈设,它的疯狂交易体量,足够掀起阵阵狂欢。但是,即便这背后当局的支持,阿里的操作方式、路径,还是应该有更多平衡的用心。

四、阿里足以影响政策面。

这一点本来在上面第二部分,这里单独提出来,是要看到,阿里作为全球交易体量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多年来,一直是中国互联网许多政策出台的最大推动者之一,这体现了它的赋能与驱动力。

但也要看到,这种进程里,有阿里作为事实性的游戏规则掌控者地位。2014年双11后,马云提到过,要建立全球的电子商务游戏规则,后来这种表达似乎淡化了。它其实有些敏感。放在中国也是如此。因为,这个世界必须容纳多样、多元的规则。即使阿里有能量影响未来决策,甚至能通过强大的商业力量持续培养利益代言人,不断呼吁符合它自身利益的开放,也都要兼顾其他更多组织的利益。

我观察到很多脉络与例子,这里不便举出。但我还是力求坦诚地指出这一点。

至于阿里的GR与PR的战术层面,其实只是这些方面的注释。它的传播策略、传播力、整个的传播语言风格,尤其是修辞风格,我都有研究过,这个周期,它处于既敏感又有些Hold不住的感受了。

很多时候,外界的批判,甚至泛政治化批判,未必真是出于一种恶意。它可能只是一些人的民粹主义风格的表达,带有很多直觉与情绪。这里面,我觉得,阿里应该有自己更为谨慎的风格。

过去两年多,阿里的视野确实有了更为明显的提升。尤其是“五新”战略定义之后,随着新零售的持续落地,它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想象空间的商业组织之一。在我们的认知中,“五新”隐含的理念革新、商业模式革新,正在传导到整个社会层面,它不亚于一场偌大的思想革命,将波及全球。

我们为阿里感到骄傲。我个人也从它的演进中,获得了许多认知的提升。老实说,这家公司几乎成了我的所有知识汇通思考的独特案例,它的每一步演进,几乎都成了我观察其他商业组织的核心参照。它带给我的人文世界的启示已经超过了商业视角。

但是,也要看到,阿里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不断透支着各种产业资源,它强大的吸纳力,尤其是借助强大的生态力、资本力,一面最大限度地消除壁垒,一面也给外界留下重建新的壁垒印象。我个人认为,阿里的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估周期。

还是想到了《功守道》。再度补一句,再没有比这个烂片最能反映此刻阿里与马云的心境了吧。

本来昨晚写了个豆腐块文章,将《功守道》传递的理念与湖畔大学遭受的质疑放在一个平面做了观察。然后觉得还是略微展开一些,就在这星巴克里匆匆补了一些。很多东西,都是外界同行看到的,只是未必愿意形之于文字;有些则是我杂糅了的一点思考,可能没什么新意,但绝对保证了最大坦诚。有些话窝着,可能符合其乐融融、大家一团和气的局面,但是如果没有了表达的坦诚,那有什么意义呢。这不是比情商、飙心眼。

过去多年,商学院的经典教材里,满是西方企业组织的案例。未来多年,我们相信,借助阿里这种商业组织的国际化,属于中国的组织管理、文化、独特的价值观之种种,都会在传统的“西方”视域全面开放。

这个全球大变局的周期,我们期待阿里这些伟大而卓越的商业组织能进一步走向中国社会的深处,在保持敬畏的基础上,激活偌大版图的协同效应,让无数的要素流动,产生无穷的创新力,并在全球持续发出独特的声音。

只是,无论它们,还是我们,都要度过这个焦灼的周期,越是明朗趋势下的东西,越要沉淀到深处。望山跑死马,一些商业行为、言论场一定会持续扭曲、变形、变异,从而陷入一种宿命论的情绪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