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小米首次召开了IoT大会,大秀了一波肌肉。百度COO陆奇亲自站台,双方都表示“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小米在现场发布了人工智能虚拟形象“小爱同学”,还有手办限量版小爱音箱,被网友调侃为“这是要赚死宅的钱喽?”
更早的一天,和小米大打过“公关仗”的出门问问也举行了一场小型发布会,并带来了最新的Tichome mini智能音箱。曾经,出门问问差点成为小米的合作伙伴。如今双方已成为彼此的“敌人”,然而只看体量,就知道不是一个级别的。
“碰瓷”小米一战成名
出门问问成立于2012年10月,过去四年多一直默默无名,直到今年“碰瓷”小米打响了知名度。今年3月底小米电视4A发布之后,出门问问随即通过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发表了《这样做,合适吗?——致小米》等文章,炮轰小米压榨初创公司,许可协议是“霸王条款”等。许可协议的内容主要为小米要求免费合作,双方互不向对方付费;通用条款还要求出门问问(甲方)给予7*24小时的实时响应服务,品牌展现方式则有另行协商等。由于双方未能达成合作意向,小米决定提前终止合作。出门问问指出小米电视4A在演示中并未停止使用其所提供的服务,但没有在发布会上对其品牌进行露出,谴责小米不尊重合作伙伴和技术提供方。
不过有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专家表示,小米在产品演示的时候使用了出门问问的服务,存在虚假宣传;最终产品没有嵌入其服务,没有任何一方应该被指责。双方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达成协议的,小米有缔约过失,但不存在所谓的“霸王条款”,不在发布会上对出门问问的品牌进行露出也是合理的做法。另据曝光的聊天记录及保密协议显示,小米已经提前三天打过招呼询问是否要放logo,出门问问表示同意但没签合同。随后小米方面也是积极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发布会之前最后又努力了一把,但出门问问选择了“主动放弃”。
蹊跷的是发布会前2分钟出现了神转折,出门问问威胁停止服务并试探小电视的代码是否已经无法更改...之后的“碰瓷”也没什么意外了,双方公关互打嘴仗。有趣的是,小米电视4A在演示时共发出20语音识别请求(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由搜狗提前响应的18条全部识别正确;出门问问识别2条,其中一条还是错误的...
“碰瓷”小米之后,出门问问一战成名,投资、合作也是接到手软。今年4月初,出门问问宣布获得大众汽车集团1.8亿美元D轮融资,将成立合资公司,股份各占50%。今年9月,出门问问又成为Google Assistant语音助理的首批硬件合作伙伴,但行业人士都明白含金量到底有多高——出门问问这样的替代品,Google要多少有多少!
事实上,小米在被“碰瓷”之后挺了过来,智能电视通过降价等策略从乐视手中抢了不少份额,小米手机就更不用说了。但出门问问就很尴尬了,外界从这次“碰瓷”事件得出的信息是这家公司的语音识别准确率不行啊,技术不过关(搜狗成为最大赢家)。最重要的是,出门问问在没有提前沟通的情况下,直接曝出了保密协议,违背了商业准则,不知道有哪家公司还敢与之合作,即便有合作也要多留个心眼。
进军海外怒刷存在感
回顾出门问问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这家初创公司一直在“踩着风口的点”走过来的。最初出门问问是靠给Moto 360等智能手表提供中文语音技术支持起家的,后来还推出了自家的智能手表、汽车智能后视镜等产品。出门问问做智能手表的成绩如何呢?
CEO李志飞透露2016年智能手表贡献了1.5亿元人民币左右的销售额,其中TicWatch卖出了二三十万台。对比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去年的销售额超过了15亿元,是出门问问的十倍。当然华米科技靠的是出货3000万只小米手环,自家的华米手表嘛...今年之后可穿戴设备产业(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没那么火了,标志之一就是Intel砍掉了旗下的智能手表部门。出门问问也在准备转型,还好又赶上了“人工智能”的风口。
人工智能的落地场景主要有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产品。出门问问这样的初创公司,在智能手机方面没什么机会,智能音箱倒是可以尝试。上半年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今年会有200万台智能音箱进入中国,相比之下美国则有1400万台,恐怕是出门问问选择出海的直接原因——美国市场规模大约是国内的7倍左右。另据市场咨询公司eMarketer发布的报告,美国智能音箱用户约70.6%是亚马逊用户,Google只占了23.8%,这也促成了Goolge Assistant与出门问问的合作,但后者没能在海外市场打开局面。
今年9月,谷歌发布了Google Home Mini智能音箱,售价49美元。十几天之后,出门问问推出了Tichome Mini,但却被消费者形容为“stupid”(愚蠢)。Tichome Mini跟Google Home Mini、亚马逊的Echo Dot一样都采用了圆饼造型,正面的触控按键功能和布局也大同小异,区别在于内置电池并支持防水功能。海外版完全接入Google体系,语音助手用Google Assistant,音乐内容则由YouTube Music、Play Music、iHeart Radio、Pandora等提供。最后落到价格上就没有任何优势了,Google Home Mini和亚马逊Echo Dot都只要50 美元左右。黑五期间Google Home Mini甚至降价到了19美元,秒速售罄。
据李志飞透露,Tichome Mini起价99美元,黑五期间降到了79美元(约合500多元人民币),而且只在官网售卖,平均每天能卖200多台,“消费者的心理已经被价格战带偏了。”Tichome Mini不被海外消费者认可,主要还是产品、用户体验及价格等带来的落差太大了,怎么清理库存成了接下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出口转内销清库存?
在海外市场被友商Google、竞争对手亚马逊打得找不着北的出门问问,最终将Tichome Mini智能音箱带会了国内市场。为了表示对国内市场的“重视”,出门问问还专门开了一场发布会,只是选择场地越来越节约了,李志飞表示是“真的没有多余资金来布置了。”Tichome Mini国内版在硬件配置方面与海外版没什么差别,不过用户体验和定价方面肯定要“本(jie)土(di)化(qi)”,不然可能会重蹈覆辙。
除了语音助手使用了自家的技术,Tichome Mini国内版最大的“惊喜”是通过腾讯云小微接入了QQ音乐,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绑定QQ账号同步数据了,其它还有喜马拉雅FM、考拉FM等。定价方面,国内零售价为499元,众筹价为399元。李志飞表示“这是我们能够承受的最低价位了,众筹这种方式本身并不会降低成本,只是公司团队本身擅长操作这种方式了。”他提到,“如果仅仅目标200万用户、每台智能音箱补贴200元,总共花费四个亿就能达到目标,也行。”
这一目标能否达成呢?今年7月发布的小米AI音箱,起价299元,截止目前还没有实现百万销量。天猫精灵售价499元,双11通过返券400元怒砍了一百万台。出门问问Tichome智能音箱原价999元,现已降价至849元。推出更便宜的Mini版本本想在海外市场赚一波红利,也是“失败”告终。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出门问问都没有多余的资金参与巨头之间的烧钱补贴战,意味着百万用户的目标可能要等到明后年了。此外,李志飞对于“每台智能音箱补贴200元”的说法也存在疑问,毕竟智能音箱的硬件成本主要是麦克风阵列、主控芯片、音频单元等。
有媒体拆解了Tichome后发现这款智能音箱使用了科盛讯双麦克风阵列和CX20921远场拾音前端处理芯片、瑞昱音讯转换芯片ALC、联发科MT6630 五合一芯片(WiFi、蓝牙、射频等)以及MTK 2601主控芯片,音频方面为3英寸低音单元和1英寸高音单元。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BOM成本,但总体评价为“芯片解决方案不算出色、主控芯片略显过时、WiFi与射频芯片性能普通,音频系统随时可被替换...”
Mini版外宣称支持IPX6级防水功能,但李志飞也提醒“怕烫”“怕泡”,不建议消费者直接用热水“浇灌”或直接泡到泳池里。能把低成本的智能音箱卖到近千元,并通过“众筹”等方式消灭库存,再将自己塑造成悲情角色...应该给出门问问打多少分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