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大,越需要过一种“主动选择”的生活

猎聘同道 / 2018年01月21日 19:09

互联网+

本文经公众号张德芬空间(ID: tefenchangpublic)授权转载,作者陈诺。

打开手机,本来只想回复个信息,结果看到了八卦新闻推送,看着看着时间溜走了;打开电商网站,本来只是想找个所需品,结果看到其他打折商品推荐,欣赏着欣赏着时间溜走了……

每当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抱怨都是手机惹的祸、都是新闻网站惹的祸、都是网络商城惹的祸……但是,所有的结果真的都是它们导致的吗?????

一位朋友告诉我,她打算离开这座二线城市,到北上广去。

她告诉我说,身边的氛围太糟糕了。

同公司的女生,既不阅读,也不运动,工作上得过且过,还经常占同事的便宜。而她几个去了大城市的同学,每天都坚持锻炼,勤加阅读,见识广博,气质出众,过着她所希望的那种生活。

1

你为什么能允许别人这样对你?

我劝她三思。其实人并不是到了大城市,就可以自动变得积极上进。大城市也有闲人,她的几个同学之所以能那样过,是因为她们主动选择去做那样的一个人。

同样的,她公司里的女生,也并不是因为身处这个二线城市才变得散漫,她们也是主动选择,才慢慢把自己塑造成这样一种人。

人常以为自己受了环境的影响,别无选择,但事实上,人无时不刻不在做着主动选择。

我很喜欢的一位心理咨询师,有一次跟自己的督导抱怨,说最近过得很不顺,同事拖后腿,领导又挑剔,自己气得不行。

这位督导只是专心听着,没有一点安慰的意思,等对方说完,他才开口说:

太可怜了,你怎么能允许他们这么对你?

一句话,咨询师才意识到,所有人对他的影响,其实都是在他的允许之下发生的。如果他不允许,没人能把糟糕的心情传染给他。

2

你总是被别人牵引着做选择

哪怕在自以为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我们依然有权利做选择。就算一支枪顶在头上,你也可以选择,是要钱还是要命。而在生活中,没有枪顶着我们,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了接受环境里或好或坏的影响。

很多人过的生活并不是他们想要的,总是陷入被动和无力感的漩涡。为什么我们做不成自己生活的主人,反而时常感觉被控制,被人牵引着做选择呢?

有的人打开淘宝,本来只想看看物流,结果看到推荐的商品,翻着翻着,一个晚上就过去了。

只想回复一下评论,看到一行有趣的标题,读着读着又忘记时间了。

我们都不想虚掷光阴,但往往不如意,因为我们本来对自己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安排。就算闲下来了,也没想好要拿这段时间来做什么。

不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选择。没有安排,就会有别人来为你安排。一群人点菜,你说随便,看似省力,其实却是把选择权交给了别人,把自己的胃口和今晚的时间,统统交给了别人。

3

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生活吗?

电影《搏击俱乐部》

主动选择自己的生活,前提是知道自己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而很多人对这一点一无所知。

他们凭着书上的空谈和周围人的传闻来摸索前进,以为这样会更省力,其实按图索骥才是浪费时间。

我们的父辈就很少有这样的犹豫,因为他们的年代没有太多的干扰。

就拿学习这件事来说,我们犹豫报哪一个班、找哪一个老师比较好,读了好几个小时的课程评价也决定不下来,而以前的人没有这么多选择,只能老老实实拿起书来念,即刻开始学习。

我们轻点一下APP,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可省下来的时间哪里去了?

都被挥霍掉了,消磨掉了,在琳琅满目的“选择”中犹豫掉了。我们中的大多数,浑浑噩噩,甚至想不起昨天午饭吃得什么。这样活着的人,怎么可能知道自己该如何生活?

我们还知道别的生活方式吗?

我们能拒绝五光十色的电子屏幕传达的活法吗?

我们还有自己独自闯荡、独自经营、独自总结一段生活的能力吗?

所以,屏蔽干扰,是我们必须学会的一门课。为了不让自己失去方向,有时我们必须闭上眼睛;为了不让他人打乱步伐,有时我们必须捂住耳朵。

这也许是一种相当费力的生活,但它能让我们重新感觉到,自己夺回了生活的主动权,让生活重新变回一场没有地图的冒险。

4

有主动权,也意味着能为自己负责

很多人大学毕业找工作,进了一家公司,工资很低,他们会说,这公司怎么那么差。

其实,差的不是公司,是当初选择这个公司的自己。

公司就在那里,是他自己选择要进。为什么要进来?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或者不知道能有更好的选择。但他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说法,因为这样说,就会显得自己很差,会感到痛苦。

为了不感到这痛苦,他选择把别人说得很差,把对自己的愤怒,转移成对别人的不满,从而将自己摘出了被谴责者的名单,这样一来,痛苦也就减轻甚至消失了。

在心理上,这叫投射,是一种人人都运用得炉火纯青的防御手段,但这种防御手段用起来代价很大。

首先他内心的愤怒投射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把一切事物都变得 “糟糕”了,同事“很差”,老板“很差”,而他自己似乎“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

其次,他认识不到,其实自己可以选择不过这样的生活,他的潜能被压抑住了,感到自己虚弱无比,只是生活的奴隶。他的逃避让他意识不到自己的责任,自然也就错过了做出改变的契机。

5

如何过上不逃避的生活

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其实就是在每一件事上,找到自己应负的责任。

谈恋爱,吵架分手了,在说对方渣男之前,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允许他这样对你?

对公司不满,在抱怨之前,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允许自己到这个地方来?

如果一个人在他生活的每一件事上,都能找到自己应负的责任,那他内心的愤怒就不会四处投射,因为他看到了很多不足,是因为自己才引起,他对改变这些不足有了更多的信心。

主动选择自己的生活,意味着你可能会走一条人迹罕至的路。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毕业后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大概是大二的时候,他出现了——他竟然跑去了伊拉克!

他在中东战场上摄影、骑行,和不同的人交易,偶尔写一些状态。那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平静校园里的人做梦也想不到的。

大多数人在得知他的消息后,短暂的惊讶后便把他遗忘了,因为对他们来说,自己永远也不会去伊拉克,永远也不会过一种掉队的生活。

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周围永远有同路人,有参照物。工作、结婚、升职、生子,哪一样没有过来人给予指点?遇到了困难和疑惑,哪一桩是新鲜的?

追根究底,谁也无法指点谁的生活。活得越深入,我们就会在越来越多的课题上,失去参照。

和什么样的人恋爱,做什么样的工作,投身于什么样的事业,在这些问题上,任何一个对生活还未完全绝望的人,都不愿意把决策权交给别人。而越要得出答案,越是会发现,每个人都不一样,不存在抄作业的可能。

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样生活的人,很可能就不再合群了,时间真正成为了金钱,是需要一瓣儿掰成两瓣儿花的事物,他们终于和时间成了朋友。

他们会陷入一种充实的孤独之中,这没有关系,人总是孤独的,可怕的是人躲在人群中不去认清自己的孤独。当他认清了,他就感到一种去充实自己的必要,而这充实会是你一路上唯一需要的行囊。

很多人都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实,生活不是排除错误答案,而是要去选择正确的答案。

本文经公众号张德芬空间(ID: tefenchangpublic)授权转载,作者陈诺,知乎心理学达人,心理咨询师,自体体验超600小时,专注精神分析、亲密关系、原生家庭、自我成长领域,给予你最犀利的分析和最温柔的抚慰。微信公众号:诺有所得。你所需要的心理学成长话题,都在这里。转载请联系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