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阿里,腾讯JD唯品会“互联网三结义”

财经女记者部落 / 2017年12月18日 22:48

互联网+

三人成“虎”,五人成“章”。

经历了长时间的传闻和辟谣后,唯品会最终还是牵手了腾讯和京东,受此消息影响,唯品会美股盘前大涨46%。

今天,腾讯、京东和唯品会共同宣布,腾讯和京东,与唯品会达成最终协议,腾讯和京东将在交易交割时以现金形式向唯品会投资总计约8.63亿美元。此番腾讯和京东的认购金额分别约为6.04亿美元和2.59亿美元。交易结束后,腾讯和京东将分别实益持有唯品会全部已发行股份的7%和5.5% 。

此举意味着,人家三位现在是“义结金兰,共同进退”的好兄弟。

唯品会“示爱”腾讯,近水楼台先得月

经过此次认购后,腾讯将在其微信钱包界面给唯品会一个流量入口,京东也会在手机APP 的主界面和微信购物的一级入口接入唯品会,让唯品会在京东渠道上达到一定的交易额度。

可互联网时代哪有无缘无故的爱。

早在2017年年初,就有消息传出,唯品会上就开始只允许微信支付,而把一直合作正常的支付宝给隐藏了。再加上根据地同在广东的缘故,不过人也把唯品会此举看成是向腾讯“示爱”的标志。

不过,经小财女今天的查证发现,目前唯品会上的支付方式还是有支付宝的存在,只不过,微信还是排在首位。

或许是本着“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心态,腾讯说了:此番合作后,将在其微信钱包界面给予唯品会入口。其实微信钱包上的链接已经足够多了,摩拜先是进了九宫格紧接着又被拿了出来,现在唯品会又要跟进来了,小财女就是不知道这次是会踢出去一个呢?还是直接跟在摩拜后面一个呢?

当然,也有人说,马化腾这是要乘胜追击啊,要知道腾讯上周才刚买下超市市值霸主永辉5%的股权,这么快就布局电商,这是打算线上线下打通,火力全开直逼阿里……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4年3月腾讯收购京东15%的股权时,二者的竞争就被推到了台前,紧接着,在电商方面,腾讯投资了京东,阿里扶持了苏宁,两个原本没有业务冲突的竞争对手早就火药味十足,此番牵手唯品会也不过是战略上的一次布局而已~

和腾讯打得火热,又跟京东“不清不楚”

早在今年7月份,一向主张“独善其身”的唯品会突然主动声援京东由此也引发了一场京东和唯品会合并的热议。彼时,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京东唯品会合并的消息,可没过多久,二者又纷纷出来辟谣,此事一度闹得沸沸扬扬……

紧接着,京东表示,目前还没有关于双方未来合作的情况。唯品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此前与京东发布联合抵制声明,纯粹是本着维护市场健康、公平、有序发展的共同目标,其他情况还要以官方发布的声明为准,目前还没有新的内容。

不过,无论是密谋谈判,或者是子虚乌有,二者的当时的合作传闻确实引发了B2C电商市场的震动……

不过半年后,二者还是走到了一块,看来有些时候,民间传言要比官方回复来的靠谱的多~

据了解,这次京东也将会在其手机APP主界面和微信购物一级入口的主界面接入唯品会,帮助唯品会在京东渠道上达成一定的交易额目标。

此外,京东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还表示,“本次合作将进一步加快我们进军女性消费者市场的步伐,并进一步扩大我们时尚业务的广度和深度。”

的确,在很多人眼中,唯品会和京东才是“门当户对”的一对。

说实话,小财女也是很佩服这位朋友的远见!毕竟一个是以3C、数码起家,主要客户群体是男性用户为主,一个是专门卖美妆、箱包服饰而且80%以上消费者都是女性用户的网站,这才是典型的优势互补。刘强东真有眼光~

如此看来,先从公关舆论层面合作,然后展开业务层面的合作,进而转为资本层面的合并,这样的逻辑似乎可行……

“走投无路”or“良禽择木而栖”?

众所周知,B2C市场上虹吸效应明显,巨头公司的绝对优势已成定局,“二选一”的故事不断上演,无论是“618”还是“双十一”,京东和天猫的激烈对决下,留给其他商家的余地已经越来越少。尽管唯品会的“沈亚”一直以来相对低调,但坐山观虎斗的前提是“必有一伤”,可如今二者越挫越勇,也使得沈亚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家以“限时特卖”起家的唯品会,毕竟,时不我待。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公布的2017上半年中国B2C网络零售市场占比数据显示,天猫和京东已经占据74.7%的市场份额,而唯品会只有6.5%。

如此,尽管唯品会的“沈亚”一直以来相对低调,但坐山观虎斗的前提是“必有一伤”,可如今二者越挫越勇,这也使得沈亚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家以“限时特卖”起家的唯品会,毕竟,互联网时代“时不我待”。

反观唯品会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即便这两年也一直传出盈利的消息(2017财年Q3财报显示,唯品会营收23亿美元,同比增长27.6%;活跃用户人数同比增加22%,增至6050万人;总订单数量同比增加23%,达7400万份),但唯品会一直不愠不火。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沈亚一再表示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新客的质量,努力实现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平衡,但唯品会新客增长放缓的问题也是一度被媒体放大。

此外,在很多人眼中,这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除了找来周杰伦和昆凌作为代言人,把广告词从“精选品牌、深度折扣、限时抢购”改成了“都是傲娇的品牌,只卖呆萌的价格”让观众稍微耳目一新外,其他方面并无太大新意。因为电子商务自进入移动端以后,唯品会这种特卖方式也越来越失去了自己的价格优势和独特性。

尽管事实如此,但作为中国第三大电子商务平台的唯品会,其在电商前两名中选择谁,必将影响行业最终格局,尤其是在新零售逐渐兴起、天猫、京东大行其道、二选一之争如火如荼的前提下。

据了解,天猫最近已经拿下了所谓的四大快时尚品牌(ZARA、优衣库、GAP和H&M)。

以上四大企业中,H&M与天猫合作最晚,据了解,优衣库在淘宝商城时期就已加入,ZARA在2014年进入,GAP也早在2011年加入了天猫,而H&M则是在今年的12月15日正式宣布进驻天猫。

或许,此时牵手腾讯和京东,对沈亚而言不是最优的选择,但却是合适的选择。

于腾讯而言,此举意味着在遏制阿里巴巴的商业版图上又落一子。说到这,小财女也很佩服腾讯的棋艺,用自己的副业打别人的主业,就算阿里反攻,也伤不到腾讯的根本即社交和游戏……

对京东而言,则意味着在电子商务对阿里的竞争中又布局了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二选一”的胜算又多了几分。

腾讯“步步为营”,京东“如虎添翼”,唯品会“背靠大树好乘凉”,这场斗地主之争一触即发。

的确,看似无缝连接,但这种打法能否奏效,小财女是不敢妄下断言的,毕竟“利”字当头的资本市场风起云涌,谁能保证今天的朋友不会变成明天的敌人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