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阿里巴巴争相“示爱”星巴克,各有所图?还是殊途同归?

李俊慧 / 2017年12月11日 23:36

互联网+

文/陈莉 审校/李俊慧

都在争抢星巴克,腾讯和阿里巴巴,到底是各有所图?还是殊途同归?

日前,星巴克与阿里巴巴打造的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亮相。按照双方公布的合作细节,在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中,基于阿里巴巴的AR技术,会给用户带来很多新消费体验。

比如,用户打开淘宝“扫一扫”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真正体验星巴克所说“从一颗咖啡豆到一杯香醇咖啡的过程”,观看星巴克咖啡烘焙、煮制的过程与细节,也可以从星巴克天猫官方旗舰店下单,享受咖啡送到家的服务。

表面上看,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与阿里巴巴自行打造的“盒马生鲜”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定位人群是注重生活品质的人群,再比如,在消费购物体验中,打通了阿里巴巴旗下各类电商技术,再比如,都是在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形态。

事实上,早在阿里巴巴携手星巴克之前,腾讯已经率先与星巴克在微信支付等层面达成全新合作,那么,星巴克凭啥引得腾讯和阿里巴巴争相追逐?腾讯和阿里巴巴对星巴克是各有所图,还是殊途同归?

星巴克的标签:用户定位品质,消费场景闭环明显

从星巴克企业文化来看,星巴克的崛起依赖于它所展现的咖啡文化,在星巴克,咖啡不是商品,而是代表着用户对品质的追求,而现在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追求品质和逼格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咖啡市场的潜力显然比美国还要大的多。

据了解,星巴克手中握有中国大陆3000家直营门店,而下一阶段,星巴克的目标是9年时间内在中国开到10000家门店。

可以说,在腾讯、阿里巴巴等追逐者出现前,星巴克是一个典型的高端闭环消费场景。

星巴克的消费用户普遍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且年龄相对年轻购买力强,除去在店消费外,还会给用户提供一些其他衍生消费场景,比如咖啡周边产品等。

此外,星巴克线下经营模式,也间接为用户提供一个休闲、商务洽谈甚至相亲的线下多元服务场景。

作为一家主打“第三空间”概念的连锁咖啡品牌,星巴克可以说是线下零售的一个标杆,颇具个性化的场景和独特的消费品类,同时星巴克在中国的定位是办公场景的需求,标签属性为白领或职业人群。

此外,星巴克强大的会员制度,又将这些有消费能力且有消费意愿的人聚集在了一起。这些都是星巴克不同于其他餐饮服务场景的重要特点。

巨头们的争抢:表面是支付,本质是用户,最终是资产

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是,在微信支付或支付宝与星巴克达成合作之前,星巴克的支付方式是现金结算、刷卡支付和预付费会员充值卡。

仅从支付场景来看,星巴克坐拥那么多门店、高净值用户以及庞大现金流,从拓宽支付场景和渠道来说,不论是腾讯,还是阿里巴巴,都不会也不能轻易放弃这块阵地。

因此,阿里巴巴和腾讯争夺星巴克,表面上是争夺移动支付的入口。但实质上,应该争夺的不只是入口,而是用户,以及用户背后所涉及的资产管理归属。

简单说,谁拥有了或服务了这批用户,就代表着它们可能有机会给这些用户提供多元化的深层次服务,比如财富管理服务等。

从用户角度看,线下发生的消费或支付行为,优先选择微信还是支付宝,一方面,决定着用户的路径依赖和习惯偏好,另一方面,则影响着用户名下资产的流向。

哪个第三方支付工具用的多,就意味着用户在那个支付工具中留存的资产或资金较多,而这才是第三方支付之间以及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等争夺的焦点所在。

新零售的憧憬:线下线上融合已不可回避,纠结的只是跟谁融合

自2016年起,零售行业变革已经悄然而至,一方面,曾经的线上红利逐步淡化或消失,用户触顶效应已经显现,另一方面,故事从流量驱动转变为线下场景和用户的争夺。

比如,苏宁张近东主打“智慧零售”理念,马云主推“新零售”概念,而京东刘强东则竖起“无界零售”大旗,虽叫法各有不同,但本质都是将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接入到传统零售场景,实现对零售体验的变革。

以星巴克为代表的线下吃喝玩乐领域属于人数聚集、超高频率的典型消费场景。此外,所有的星巴克用户是具有明显的消费特征和消费标签,这里面的大数据挖掘和匹配,可以释放巨大的广告或交易撮合价值。

比如,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坊,作为它们旗下首家“智慧门店”,还与支付宝合作推出了特有的“边逛边等”功能。消费者使用支付宝扫码付款后,可以在工坊里边“逛”边等通知。咖啡制作完成,支付宝App会推送一条取餐提醒。

对此,腾讯系显然也不会置身事外,不论是整合微信与星巴克的合作,还是搭台让微信支付、京东与星巴克探索无界零售解决方案,都是有可能的。

毕竟,这么大的肥肉和想象空间,谁不积极参与抢夺,谁就可能会被市场抛弃。

因此,星巴克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巨头们争抢的线下成熟消费场景对象。

而对星巴克们来说,面对腾讯和阿里巴巴抛来的橄榄枝,是选择独家合作,还是定制合作,则是一个需要纠结的问题了。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长期关注互联网、知识产权及电子商务等相关政策、法律及监管问题。邮箱:lijunhui0602#163.com,微信号:lijunhui0602,微信公号:lijunhui050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