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潇洒走一回
信托与股市、固收类理财等一样,都是居民投资的重要方式。信托投资在中国多年来一直刚性兑付,鲜有违约案例。但是随着投资的市场化,居民投资信托也要多加小心。
中泰信托董事长吴庆斌曾在一次风控会议上,为投资信托的投资者提供了多条建议,值得投资者好好学习。据悉,吴庆斌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及法学专业,获得双学士学位,这种教育背景似乎奠定了他技术型领导人的基础。
在信托业界,吴庆斌曾供职于北京信托,因当时业绩突出,年纪轻轻便被擢升为公司高管。
加盟中泰信托之后,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吴庆斌的执掌理念也有些变化,尤其近两年在经历高速增长后,公司主动控制发展速度,更加重视稳健发展、稳中求进,控制业务节奏、加强整个产品周期的风险管控,通过推进“大风控大运营大研发”体系、系统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内部基础管理,模式化优势业务领域的全流程运作等,力求运作的“标准”、“规范”和部分优势业务模式的“可复制”,提高质效。
作为董事长,吴庆斌的主要工作是对公司管理运营和实际业务提供整体思路和方向性指导。据内部人士介绍,这位白羊座的年轻董事长行事雷厉风行,个性也十分直率。时常为行业热点问题积极建言,话题包括慈善信托与公益信托、大类资产配置、互联网信托等。他对信托行业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也有许多建言建策:
首先,针对行业转型的不足之处,他曾表示,信托公司在卖者尽责的层面仍有一些欠缺;
其次,在产品风险揭示、信息披露等方面,与金融其他领域的标准化产品相比,信托公司还有很多可以学习的。
再次,在高净值客户的培育方面,信托公司在分支机构、网点铺设,以及互联网布局方面还是较其他类型金融机构慢了一拍。
吴庆斌认为,不少信托产品在整体交易结构和法律关系的创设,还延续此前的集合信托模式,但集合信托现在正遇到两大挑战,一是刚性兑付压力;二是随着经济周期波动增大,加上优质资产难寻,其资产端、资金端的价差变得越来越小,信托公司的息差收入显得难以可持续发展。
他认为,信托公司未来必须通过转型,从赚取息差的盈利模式转到靠风险管理能力、资产配置能力等赚取风险溢价和服务费的模式。
当前居民正在拓宽自己的财产增值渠道,其中购买信托是一个很重要的投资渠道,吴庆斌建议:
第一,你必须了解信托融资项目的实际控制人,时时通过报纸网络了解他是否会突然“跑路”。
第二,你可以打听信托融资项目方是否存在大量的短期民间借贷。这可能会折射企业资金链是否吃紧。
第三,信托融资项目方的投产项目,是否产能过剩?如果投产项目的产品因此卖不掉,信托产品自然承受不小的兑付压力。
第四,你还需要通过媒体、微博、微信、BBS等各种渠道,了解信托融资项目方的融资能力及在金融业的口碑,能否从银行募得足额贷款兑付信托产品本金利息。
第五,密切关注一下信托融资项目近期是否存在负面报道,通常银行会对这类存在负面舆论的企业收紧贷款政策。
第六,我不建议你去投资挂钩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信托融资项目,这类市场有些已供大于求,信托融资偿付风险较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