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和苹果之间的专利纠纷进一步升级!近日,高通在中国指控苹果侵犯了高通三项中国非标准必要专利,要求禁止苹果在中国制造和销售相关iPhone产品。对此苹果公司回应称,在和高通的多年持续谈判中,这些专利从没有被讨论过,事实上也只是在过去几个月内才给予的。“世界各地的监管部门判定高通多年来滥用其地位。这一指控没有价值,相信和高通其他的法庭手段一样,这次的法律行为也会以失败而告终。”
苹果挑起与高通的专利纠纷
公开资料显示,苹果和高通的专利纠纷始于今年1月,当时苹果在美国加州南区美国地方法院起诉高通,称高通利用其手机关键芯片制造商的地位对专利提出繁琐、不合理且昂贵的条款,同时还阻挠苹果选择其他芯片组供应商的能力,并索赔10亿美金。针对苹果的指控,高通在4月份向法院提交了答辩文件,重申其专利对行业的价值。
4月10日,高通在美国加州南区联邦地方法院反诉苹果,指控苹果违反与高通的协议、干涉苹果代工厂与高通之间的长期协议等。4月底,针对高通反诉,苹果联合其供应商停止向高通支付专利使用费用。5月18日,高通向美国加州南区法院起诉苹果供应商,指控其违反与高通签订的协议,拒绝向高通支付专利费用。
到了6月份,苹果向美国联邦法院指控高通的智能手机芯片授权协议无效,苹果认为高通的专利授权存在双重收费的情况。随后的7月份,高通起诉苹果,称其侵犯了自己的六项专利,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禁售侵犯了高通专利的iPhone手机。
苹果与高通的专利纠纷同样烧到了中国。早在今年1月,苹果就在中国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称高通滥用在芯片行业的地位,并索赔10亿元人民币。而这场纠纷的最新剧情,就是我们提到的高通申请禁售iPhone的“大招”。有趣的是,高通申请禁售iPhone的依据是,苹果涉嫌侵权使用高通的三项非标准必要专利,包括iPhone上使用的电源管理和Force Touch触摸相关技术,而不是高通常见的通信相关标准必要专利。
双方最终和解收场?
从过往专利纠纷来看,虽然高通和苹果的专利诉讼日趋白热化,但有很大的可能以双方和解收场。因为专利诉讼历来是一场持久战,很难在2-3年内分出胜负,双方诉讼实际上是对专利授权费用的博弈,最终结果可能是高通降低授权费,苹果获得更多利益。
以苹果三星纠纷为例,诉讼初期,苹果曾在美国申请禁售三星Galaxy S3机型,但在2014年,双方达成和解,苹果也放弃了禁售三星旗舰机型的诉求(值得一的是,双方还未解决侵权赔偿数额问题)。苹果与HTC、摩托罗拉的专利诉讼,最初都以要求禁售对方产品来施压,但最终均撤销诉讼达成和解(HTC向苹果支付授权费,苹果向Moto支付专利费)。
高通与苹果的专利纠纷,或许还可参照诺基亚与苹果的专利纠纷(双方都握有手机基础专利):从2009年至2011年,诺基亚苹果互相发起专利侵权,以及申请手机禁售的诉讼,经过针锋相对较量后,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苹果向诺基亚一次性支付相关专利费用,并承诺向诺基亚支付后续使用专利技术的相关费用;从2016年开始,诺基亚在全球起诉苹果侵权,苹果则提出反垄断诉讼作为回应,但到了今年5月,诺基亚和苹果共同宣布,双方的专利诉讼纠纷将全面和解,并就专利许可达成一项期限长达数年的合作协议。
由此来看,苹果与高通的专利纠纷最终也将以和解和缴纳专利费告终,或许高通CEO莫伦科夫此前的公开表态已经揭示了专利纠纷的最终结果,“这些诉讼只是苹果寻求降低授权费的商业行为,最终双方还是会达成和解。”
专利纠纷的核心是利益
高通与苹果发生激烈的专利纠纷,均是为了让自己获取最大利益。对高通而言,其利润的三分之二来源于专利授权,更别提苹果专利费预计占高通总营收的12%,将极大影响高通业绩;对苹果而言,为了维持苹果核心业务iPhone的高利润,避免利润减少(如减少专利支出)是非常必要的。
苹果副总裁说,苹果使用的高通基带芯片售价18美元,还必须支付iPhone售价的5%作为专利使用费。但他认为,苹果为每台iPhone设备支付的费用不应该超过4美元。简单来讲,苹果认为高通的收费不合理,希望能减少专利授权之处。这让我们想到诺基亚与苹果诉讼时,苹果声称“诺基亚拒绝以公平合理价格进行专利授权”的表态。看来,苹果似乎希望通过类似战术给高通施压,从某方面甚至凸显了苹果的傲慢——厂商依据手机价格支付授权费是通讯业的长期惯例。
对高通而言,若败诉给苹果,或是对苹果过分妥协,将对其商业模式造成极大冲击:不仅来自苹果的专利授权会大降,那些已达成协议的厂商(诸如小米、魅族等),肯定也会要求更新专利授权,造成更多利润流失损失。这对于频陷反垄断调查,以及业绩下滑的高通而言肯定是难以接受的结果。
现阶段,还很难有人给出苹果高通博弈的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博弈的胜利者并不包括消费者。在iPhone 8迎来“十连裂”,以及iPhone X产能不足的当下,或许普通消费者更希望苹果少一些“套路(通过专利纠纷维持商业利益)”,多关心下用户的需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