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为中国移动支付打call ?发展电子支付不能简单地“去现金化”

电商快讯 / 2017年10月08日 23:38

互联网+

当下,移动支付已融入吃喝玩乐、旅游出行、缴费就医、政务办事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已经开始不带现金出门,在周边购物就餐等都可以使用手机结算,再加上商家和服务商不遗余力地推广,无现金支付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延伸。在今年双节长假,许多人都是揣着一部手机就出门了。

不过,“无现金社会”并不代表着拒收现金,只是提倡消费者采用移动支付手段。日前,新华社发表社评认为发展电子支付不能简单地“去现金化”,否则会损害部分消费者权益。小编认同这个观点,因为简单地“去现金化”的做法,不符合中国实际,影响现金正常流通,损害部分消费者权益。

此前,曾出现有商家拒收现金的现象,这就明显的损害部分消费者权益。而且在互联网基础设施薄弱、普及率低的经济欠发达和边远地区,激进地推进电子支付,只会增加这些地区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让消费者利益受损。再比加上,现在大多数老年人仍然习惯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现金。

这也难怪,社会各界都呼吁:消费支付需求多种多样,应尊重市场规律,保护各类消费者的选择权,鼓励发展多种支付方式,给群众保留多种支付选择。

不过,我们也得清楚认识到: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实在太快了,一切都在‘数据化’。中国需要系统化并且迅速地抛弃纸币和硬币。毕竟,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并使用纸币的国家,中国又一次引领全球支付体系。

研究机构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230408.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2.50%。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移动支付最大的市场,同时也是增速最快的市场。相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去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规模达到9万亿美元,美国去年的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为1120亿美元,是美国的90倍。

甚至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刷脸”了,你连手机都不用带,面对镜头刷一下脸,直接就可以买东西了。,中国移动支付几乎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所有领域,而随心所欲的移动支付也开始催生新的零售业态。

最后:

移动支付和现金支付在长时间内并行不悖,而不是因为移动支付就排斥现金支付。发展电子支付不是要消灭现金,而是多一个选项。电子支付发展需要系统化,这样才能更多的保持中国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的优势。

来源:线上采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