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这智能电视咋操作呀?”
—“这您不懂,我来吧!”
老人:“教我用微波炉行不?”
—“这个危险,我来吧!”
老人:“给我手机上也下个微信嘛!”
—“您用的是老年机,下不了!”
这种场景在生活中很常见,因为我们总感觉,大部分科技产品与老年人之间的鸿沟还挺大的,便没有教他们去接触一项新事物的耐心。对于中老年这一特定群体来说,可能大部分中年人还有很多和科技产品深入接触的机会,老年群体则几乎与科技生活脱轨,就连使用微信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对他们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就在昨天,微信团队推出了小程序“微信使用小助手”,官方制作了一系列视频及图文教程,能“手把手”教会中老年群体如何在微信上加好友、打字、发语音、发表情包、发照片、拍小视频和语音通话。
微信使用小助手是什么操作?
小程序里已经上线了11种关于微信功能的教程,包括加好友、调整字体、发送图片、发语音、发表情包等操作。当父母被一些不懂使用方法的微信功能拦住时,只需要打开小程序,输入关键字搜一搜,即可立刻找到相关视频教程。想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只要点击分步骤查看,便会跳转到图文讲解界面,一目了然。
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教程信息怎么办呢?可在“微信使用小助手”页面底端,点击“没有我想要的”跳转到意见反馈页面,即可提交问题到后台,后台收到反馈信息后会及时更新教程。这款小程序只要用过一次,就能在小程序列表中找到,无须关注。官方表示,“微信使用小助手”希望帮助老年人更方便地学习使用微信,提升他们的用户体验,跨越空间与子女、朋友保持联系。
你还记得那个微信手绘教程吗?
这条新闻说起来似乎刚发生没多久,但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一网友专门为父母手绘的微信使用教程在网上走红,让更多人关注到中老年群体的微信使用诉求。“出现‘按住说话'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对准话筒,给儿子发语音信息啦,说完记得松手哦!”这些亲昵的文字配上手绘,看上去十分有爱。
这本手绘教程在网络上流传来开后,不少一直哀叹“父母攻占朋友圈”的年轻人,也被绘本触动,发出了“请别自私地关闭自己的生活,请让父母感受到我们就在身边”的感慨和号召。
微信此举背后的人文关怀
像小编一样深度手残的毕竟属大多数,无法像那位网友一样画一本使用手册出来,直接copy一份给父母也未免太过敷衍,所以微信开发使用小助手还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微信此举实在算不得什么大新闻,但其背后凸显出的人文关怀依旧值得我们深思。
今年 8 月民政部公布的《2016 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2016 年底,全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 2.3 亿人。而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2016 这 4 年间老年网民增长了 96.57%,到 2016 年底,全国 50 岁以上网民的数量为 6900 万,互联网渗透率为 16.33%。
从微信大数据来看,微信月活跃用户高达 9.63 亿,55 岁以上的中老年用户却仅占 1%,只有 963 万。很少有科技产品将老年人群体定位成自己的主要目标人群,可以说,全国超过 2 亿的老年人都是日常科技产品中的 “弱势群体”,大部分科技产品还是目光紧盯在互联网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
但从上述数据来看,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在国民人口基数中占比越来越高,可支配收入上涨,移动网络渗透率不断增长等因素,都将推动老年群体受到科技行业的关注,引起一些科技产品的重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