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唱衰乐视,但不应该包括乐视电视

牛科技 / 2017年08月06日 09:28

互联网+

本文大概

2198

读完共需

3

分钟

乐视的生态梦碎了,贾跃亭也已经辞去乐视网的一切职务去了美国继续自己的造车梦,至今归期未定。如今,乐视已经换了新主人孙宏斌,持续不断的债务风波几乎让所有人都不太看好漩涡中的新乐视,但这其中不应该包含乐视电视。

很显然,贾跃亭亲手打造的七大子生态系统战略已经行不通了,也许是目标过于庞大才拖垮了乐视。孙宏斌接盘的新乐视除了逐渐填补之前的坑之外,也不会再继续以前的烧钱路线,而电视则成为了新乐视的重点发展业务。

作为乐视网的CEO,梁军其实看得很清楚,在乐视处于低谷阶段,由于资金问题,乐视已经丢掉了中超、亚冠版权等重要IP内容,而在移动端市场也早已经被腾讯、优酷等内容提供商甩开了差距。而电视则成为了乐视最后的王牌,梁军也表示未来将整合电视端以及乐视网团队,以电视大屏为主要发展业务。无论多少人反对贾跃亭的生态战略,也否认不了贾跃亭让更多人知道了乐视,同时在电视业务上的成绩也给今天的乐视留下了一条活路。

2013年5月7日,乐视推出第一代超级电视X60和S40,早于小米以互联网品牌的身份正式进入彩电行业。仅一年的时间,乐视电视销量近100万台,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新入局电视行业的品牌所达到的目标。紧接着2014年销量150万台,2015年300万台以及2016年的200万台,乐视电视一路高歌猛进,仅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完成突破1000万台电视销量的壮举,至今乐视电视仍然能够保持每天超过500万的开机用户。

乐视电视成为电视行业最大的一匹黑马,离不开贾跃亭提出的“硬件负利”策略,除了提供更高性价比的电视之外,更让人看到电视不只是靠硬件赚钱,内容与广告将会成为智能电视的主要赢利点。尽管乐视手机也在这样的战略下实现了非常大的突破,但智能手机更新换代节奏快,一年换机的现象很正常,乐视手机用户活跃度难以保证,而且与小米、华为等第一梯队的品牌相比,乐视仍有较大差距。

而电视作为传统大家电,一般用户换新欲望不会太大,保持三五年甚至更久的生命周期不是问题。凭借乐视电视每天500万台以上的活跃度,完全可大有作为。这也是在新乐视体系中,“弃其他而保电视”战略的主要原因。

随着微鲸、暴风、风行等新兴互联网品牌的加入,电视行业的格局逐渐稳定,得益于乐视抢先布局互联网电视,乐视电视也凭借几年的突飞猛进挤进互联网电视品牌的第一梯队。而对于整个智能电视行业来说,可能才是刚刚开始的时候。随着智能家居、人工智能概念的不断发展,电视大屏将在家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不过目前来说,乐视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如何保留现在的局面,留住现有的老用户。此前,乐视电视采取“买内容送硬件”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乐视电视用户。但由于资金问题,乐视体育曾引以为傲的中超、亚冠等重要直播版权丢失,也让乐视会员的价值大打折扣,这已经引起了很多用户的不满。想要收回丢失的体育IP内容不太现实,但乐视还是有足够能力做好基础内容。

对于智能电视来说,硬件和内容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考量标准。在整体趋于同质化的前提下,光靠应景已经拉不开太大的差距,至少不会像价格上差距那么夸张。内容依然是互联网电视品牌的核心,此前乐视独播的网红剧《太子妃升职记》可以说是乐视电视在内容运营商的最大亮点之一,而近期乐视全网独播《白鹿原》也达到了近80亿的播放量,效果非常不错。

在新乐视的体系中,梁军也曾提到,乐视网、乐视致新(电视)以及乐视影业三大核心业务也将共同合作,建立良好的大屏生态。随着各大IP版权价格水涨船高,各大视频网站再继续打价格战已经都显得有些吃力,至少对目前的乐视来说不太现实。而乐视的优势在于乐视影业依然具有雄厚的实力,有张艺谋导演坐镇,郭敬明《小时代》系列电影、张艺谋的《长城》都曾为乐视提供了高人气的影视内容,这也进一步让乐视会员增值。

如今,为了避免持续不断的烧钱战争,腾讯、优酷等内容商均已启动自制剧计划,乐视影业也有足够的实力及内容团队为乐视大屏输出更多的有价值内容。在未来乐视电视的内容运营商,必将会以自制剧、基础内容(各大平台都有的热播剧)以及购买小部分独家IP。这样既能形成差异化竞争,又能不被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至少在钱的问题上,有融创的掌舵,这不会成为大问题。大屏娱乐,内容显然是最重要的,只要做好这个,对于乐视电视的发展可以说一举多得:一是有足够的资本挽留住近千万级的乐视电视用户;二是通过差异化内容吸引到更多的新用户;三也是关键问题,乐视网以及乐视电视的健康运营状况,在富士康不再为乐视电视代工之后也能及时找到下一家合作厂商。而等到一切恢复正常,乐视电视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与信任问题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乐视电视仅仅依靠近千万级的保有量也可以得到巨额回报,开机广告、贴片广告、视频广告是互联网电视的基础盈利方式。央视财经表示,这三个广告项目可以让整个互联网电视行业营收高达1800亿元。即使算上传统电视品牌、合资品牌以及互联网电视品牌,最终能够分到这杯羹的也是屈指可数。更何况,随着用户对视频内容的付费意愿逐渐增强,互联网电视对于厂商来说更是一个周期更长久盈利平台。新乐视的崛起,大屏生态建设是关键。

虽然乐视深陷窘境多时,但更多的负面还是主要由乐视汽车所引发,乐视电视所受到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贾跃亭的激进战略让乐视迅速走向巅峰,也很快走向低谷,但凭借着超长的产品生命周期,乐视电视千万级保有量依然稳固割据电视行业的一方天地,也给乐视电视未来留下了非常坚实基础。

你可以唱衰乐视的任何业务,但是乐视电视的东山再起也依然指日可待。

热词:| 电商| 自动驾驶| 生态链| 无人超市| 知识付费| 智能家居| 电视| 互联网金融| 手机| 周鸿祎| 网贷| 刘强东| 乐视| | 人工智能| 电子竞技| 巨头| 智能音箱| 安卓| 智能穿戴| 全能车| 海淘| 共享单车|

评测:| 魅蓝E2| 360N5s| 360安全路由器| 荣耀xSport|

微信名:牛科技

微信ID:nkj_cn

❶ 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❷ 复制网址在浏览器打开

www.nkj.c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