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互联网+”在汽车和交通产业中的发展,促进信息通信技术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创新,加快推进车联网产业,提升我国汽车品牌价值,增强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汽车企业加快自身的产业规划与升级。其中,江淮汽车作为紧跟潮流的一脉,在车联网的推进中,发挥着独具的优势。
车企在改变
江淮汽车电子电器研究院车联网设计部副总监董伟在2015中国车联网大会上阐述行业内车企的改变,举了三个典型的车厂:宝马CEO克鲁德在9月的法兰克福车展上表示,宝马集团正在从豪华汽车商进化成为出行服务商;奔驰全球总裁说奔驰正在从汽车制造商转变为良好出行的提供商;大众前CEO提及2020年,大众集团所有汽车都会变成车轮上智能手机。这样如出一辙的表达告诉我们,从城市拥堵到移动支付再到大数据,甚至包括Uber的东西,车与人的生活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从此改变。
此外,这种改变也作用于商业模式上。传统汽车的生命周期从设计、制造、销售、车主用车、养车到最终的车辆报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传统的车联网,就是围绕汽车功能的发展打造上网通道,例如车联网监控信息、驾驶行为、车况等,从前通过提供硬件设备增加产品附加值已经不能形成更大的竞争力。
董伟说:“作为我们后续的发展,车联网的发展会渐渐转变为O2O业务拓展,通过产品品牌的包装包括营销推广,后续车生态圈会逐步拓展。车联网发展的改变,从2001年即开始,随着私有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到移动设备终端,其中包括远程控制、车况分析的发展,再到近两年4G快速普及,以及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技术不断成熟、驾驶辅助水平的提高,甚至包括道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逐步向智能网联汽车迈进。”
江淮汽车的互联网愿景
“江淮车辆的目标,从最根本的车主出发,构建人、路、车智能网联,逐步达到让人更舒服、让车更安全、让路更畅通的目标。我们的规划以四步开展,从智能互联以及智能服务两方面逐步推广。首先,大概从2013年开始,近期一两年基本已经完成,在一些车型上推广业应用,近两年上线的车型也都会搭载这个系统。下一步计划是2011-2018年,主打服务、落地增值。随着V2X以及其它技术的发展,逐渐促成车车互动,包括汽车生态圈以及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等业务。”董伟表示。
江淮车联网的探索和实践,从汽车本身出发,即从内部搭建高低两个平台化架构,满足整车全系车型需求。另外,从售后包括服务、诊断角度全面构建从服务到研发、生产、销售的整个体系,由传统的基于诊断发展到实时传递市场数据到研发生产,不断迭代更新的程度。作为下一步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包括ASS、AVM、BSD等驾驶辅助功能,从前期预研再到匹配集成,预计2016年就会在车型上体现。
另外,车载移动互联网方面,实现车辆核心数据的采集分析与车辆控制,通过车际互联实现其它功能。开发基于行车数据的特色服务,把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全部接入平台,开展下一步其它功能的拓展,更好地服务于车主。
针对江淮目前车联网的发展,董伟提出了合理的规划:“首先,汽车分时租赁是江淮汽车新型的租车模式,其中包括节能减排、介绍汽车用地、缓解社会压力,促进公共交通,为下一步车联网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大数据分析应用角度,可以得到更精准的客户营销定制服务;外部数据方面,其中包括互联网的数据和用户特征的数据,可以汇总成为差异化、个性化及精细化的数据,最终提升市场服务能力以及产品营销;深度化私人定制,针对不同车主个性化定制,同样可以开展更好的服务。”
车联网的种种思考
会上,江淮汽车作为传统的汽车企业,始终将安全作为首要面对的问题。当然也包括合作伙伴、终端、服务提供商和政府层面的立法等问题,都需要详细讨论。
董伟提出,目前,各个车企车联网系统的开发功能同质化,需要针对不同客户提供更个性化的设计,更快的迭代速度,更丰富的套餐,以及下一步大数据应用可行方案;同时,商业模式也是各大市场中车联网考虑比较多的方面:从车厂角度来说,希望把车联网推广出去,作为车型的卖点,也为了下一步车型更好地开发并为客户提供服务;但从客户角度来说,保证安全的同时更希望有这些功能的存在提供相应的便利。
但是,从目前整个汽车行业来说,车联网系统的推广还没有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运营模式还需要汽车行业详细探讨,并没有找到真正的车联网价值所在。所以让车联网价值“爆表”,让每一台销售出去的汽车物有所值,就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