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迎战小米的底气

中国信息化周报 / 2017年09月18日 16:39

家电

千亿格力从何而来

1980年以前,珠海是一个毗邻澳门、贫穷落后的小渔村;1980年以后,随着珠海经济特区的建立,来自全国各地、不甘平庸的人们,在昔日荒凉的河滩上,卷起袖管,一起掀开了珠海历史新的一页。

1991年以前,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还是一家技术滞后、利润微薄的空调组装企业;1991年以后,完成改造的格力电器公司,悄然开启了千亿销售的进击之路。

1984年以前,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的董明珠,结婚生子,过着普通人的生活;1984年,突然而至的意外打破了这份平静,丈夫因病去世,留下董明珠和两岁的儿子不知所措。

南下淘金,或许是上世纪90年代很多有学识有想法却一贫如洗的年轻人共同的愿望。在丈夫去世6年后,35岁的董明珠也毅然投身到这股潮水中,来到了不相信眼泪的深圳打工。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又辗转到珠海,应聘到了格力空调的前身——海利空调厂。

1991年,珠海经济的腾飞、格力电器公司的成立与董明珠个人的命运交汇。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个身材瘦弱但满脸坚毅的女子,以后将成为主宰格力电器历史的关键人物。

激动人心的大事件,往往开局都很平淡,甚至无趣。初入空调行业的董明珠,作为一名基层的业务员,不懂商业,不懂市场,甚至连空调是什么东西都讲不清楚。但通过个人的勤奋和诚恳,董明珠跟着老业务员跑单半年后,就把空调相关的知识,以及与各式各样区域经销商打交道的策略熟知于心。在被总部派往接管安徽市场后,董明珠个人崛起的奋斗经历便正式开了头。

当时,安徽一家电子公司欠格力42万债款。虽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操作起来却往往会印证那一句“欠钱的是大爷,要钱的是孙子。”涉世未深的董明珠,面对对方老总的泼皮耍赖,并没有知难而退。在软磨硬泡40天后,使尽各种招数的董明珠终于拿到了退货。货物装完车,关好车门,坐到副驾驶座的董明珠终于舒了一口气。

从此,“先款后货,绝不赊账”成为董明珠为自己订立的第一条商规,这个柔弱的女人,因为玩不转商人间的尔虞我诈,所以想用自己的规则把不诚信的人排除在生意范畴外。

当时空调还是奢侈品,整个行业都在采用先货后款的代销制。空调品牌很多很杂,性能良莠不齐,默默无闻的格力该如何说服经销商和自己做生意?董明珠不管这些。她不断拜访当地的经销商,很多人听到她“苛刻”的条件后,立马摆手送客。后来终于有人愿意当“冤大头”,决定进20万的货试一试。那是1992年的夏天,没过多久,这家店20万的格力空调就销售一空。淮南、合肥、安庆,愿意接受董明珠条件的经销商越来越多。这一年,董明珠一人在安徽的销售额突破了1600万元,占了整个公司的1/8。

董明珠成为了格力的传奇女子。时任格力电器董事长的朱江洪发现,董明珠和其他业务员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她办事从不打自己的小算盘,总是从公司利益出发。朱江洪把江苏市场也交给了董明珠。到了1993年,格力在江苏的销售额从300万提升到了3650万,1994年这个数字又变成了1.6亿。董明珠个人的销售额占到全公司的20%。

当然,董明珠的神话并不只是营销的成功。朱江洪从1991年上马格力电器董事长开始,不断地倡导“工业精神”,追求技术和服务领先。可以说,格力空调对高质量的坚持是董明珠坚实的后盾。

在董明珠推出“先款后货,绝不赊账”的措施之后,过去经销商之间拖欠货款、价格博弈的恶性现象都得到了有效控制。更重要的是,因为受到季节的影响,每年9月到次年3月会成为空调销量上的淡季。以往旺季的时候把空调卖出去,但拿不到货款,想要保证生产就需要不断找银行借款输血。而到了淡季,整个工厂基本上处于停工状态。董明珠倡导的“先款后货”,极大地改变了格力和大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使格力有了充足的现金,保证了产量,避免了坏账,走上了稳健发展的道路。

1994年的时候,格力的销售人员,被另外一家空调品牌悉数挖走。董明珠也动过心,对方开出的筹码——高于3%的销售提成,是自己在格力0.8%提成的好几倍。朱江洪想留董明珠,让她回总部负责重建销售部门。

“做业务员,每年能拿到100多万,回去当经营部部长的年薪只有10几万。”董明珠这样想过,但在她内心有比金钱更重要的愿望。

1994年,董明珠回到珠海,就任格力电器经营部部长,明确了与经销商共赢的策略。她发明了“淡季返利”,即依据经销商淡季投给格力的资金数量,给予相应利益返还,既解决了制造商淡季生产资金短缺,又缓解了旺季供货压力。1995年,格力还推出“年终返利”,将7000万利润还给经销商。1997年,格力更是“变本加厉”,把2.5亿元返还给经销商们。

热情被调动起来后,经销商们为了抢占地盘争得头破血流。特别是苏宁、国美等家电渠道的崛起,使渠道间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董明珠又使出一招,在全国选定一些大的经销商,共同出资参股组建区域性销售公司,共同操控和占有区域市场,来达到共赢的目的。

“董明珠疯了,”竞争对手评价道。也有人恶狠狠地说:“董明珠走过的路,路上都难长草!”不管人们怎么憎恨她、厌恶她,市场给了董明珠最公正的评判。从1991年开始,在董明珠的参与和领导下,格力电器的年销售额从最初的几千万一跃到2012年1000亿的大数目。对于一家专营空调的企业来说,单一品类做到1000亿似乎快要达到极限。但董明珠认为,格力不会有天花板,因为驱动格力发展的是技术和管理创新,而不仅仅是渠道和营销。

2013年,格力的销售额预计达到1200亿元。董明珠的雄心是,五年后,“再造一个格力”,销售额达到2000亿元。

1.环球科技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环球科技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环球科技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环球科技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环球科技网编辑修改或补充。